非萎缩性胃炎调养需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要规律进食、调整食物种类、避免刺激性食物;生活方式要适度运动且注意时机、保证充足睡眠;要进行情绪管理;还需定期复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复查频率,通过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一、饮食调养
1.规律进食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保持定时定量进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规律进食有助于胃肠道形成良好的蠕动节律;成年人工作忙碌易忽视饮食规律,但同样需要每日3餐按时进行,避免过饥或过饱。例如,早餐可在7-8点左右,午餐11-13点,晚餐18-20点,每餐进食量适中,让胃能有序地消化和排空。
有胃炎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避免因不规律进食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2.调整食物种类
易消化食物:选择如米粥、软面条、馒头等易消化的主食。对于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可能下降,可将食物做得更软烂;儿童则可将面条煮得更细更软。这些食物进入胃内后,对胃的消化负担较小,能减少胃的过度蠕动。研究表明,食用易消化主食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受刺激程度相对较低。
富含营养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对于胃黏膜的修复有一定帮助。以鸡蛋为例,每天可吃1-2个,可煮、蒸或做成蛋羹。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胃黏膜,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间接减轻胃的负担。但要注意,水果尽量避免过酸的,如柠檬等,以免刺激胃黏膜。对于有糖尿病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选择水果时要注意血糖情况,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蓝莓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应尽量避免。辛辣物质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加重非萎缩性胃炎的不适症状。对于喜欢吃辣的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要逐渐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不宜食用,过冷的食物会使胃血管收缩,影响胃的血液循环,而过热的食物会烫伤胃黏膜。例如,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温度过高的热汤等都应避免。咖啡和浓茶也不建议多饮,咖啡中的咖啡因和浓茶中的茶碱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风险。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适度运动
不同人群运动方式:成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散步是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速度适中,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慢跑适合身体状况较好的人群,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每天练习1-2次,每次15-30分钟。儿童则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胃肠道健康。
运动频率与时机:运动频率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每周运动3-5次较为合适。运动时机也有讲究,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可在餐后1-2小时再进行运动,避免影响胃的消化功能。有胃部不适急性发作时应暂停运动,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运动。
2.充足睡眠
睡眠对非萎缩性胃炎的调养至关重要。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一般幼儿12-14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包括胃肠道。睡眠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也会处于相对缓和的状态,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间接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胃的正常功能。对于有失眠问题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例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
三、情绪管理
1.情绪对胃部的影响
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的功能。例如,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从而加重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女性相对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情绪波动较大,更要注意情绪管理。儿童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
2.情绪调节方法
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情绪,如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听音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调节方式,选择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轻音乐等,每天听30分钟左右,能帮助放松身心。冥想也是不错的方法,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放松。深呼吸则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10-15次,能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情绪问题较严重的人群,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四、定期复查
1.复查频率
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每1-2年复查一次胃镜;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反复出现的患者,可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儿童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复查频率可根据病情由医生评估决定,一般建议每年或每半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胃黏膜的变化情况。
2.复查意义
通过定期复查胃镜,可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新的炎症变化、是否出现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迹象。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复查也能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调养措施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