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影像学、内镜及胰腺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生化(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血钙等)及粪便(粪便弹性蛋白酶-1)检查;影像学有腹部超声(初筛)、CT(平扫、增强)、MRI及MRCP;内镜有ERCP、超声内镜(EUS);胰腺功能有直接(胰泌素-促胰酶素试验)和间接(Lundh试验)刺激试验,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用途。
一、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淀粉酶:在慢性胰腺炎发作期,血清淀粉酶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但不如急性胰腺炎时显著。尿淀粉酶也可能有升高情况,但同样不如急性胰腺炎时变化剧烈。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多在正常高限或轻度升高范围,这是因为胰腺的慢性炎症导致胰腺功能部分受损,淀粉酶的释放相对急性发作时较缓。
脂肪酶:血清脂肪酶水平也可能有变化,但其诊断特异性和敏感度在慢性胰腺炎中相对有限,不过对于怀疑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可作为参考指标之一。
血糖: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这是由于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特别是当胰腺的胰岛细胞受到较多破坏时,血糖调节功能失调,可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异常等情况。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本身有代谢相关风险因素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更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血钙:少数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钙降低,这与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与血钙结合形成钙皂有关,导致血钙水平下降。
2.粪便检查
粪便弹性蛋白酶-1:慢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粪便中的弹性蛋白酶-1水平会降低。弹性蛋白酶-1是胰腺外分泌的主要酶之一,其在粪便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胰腺的外分泌功能状态。一般来说,粪便弹性蛋白酶-1<200μg/g时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这对于评估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多项研究显示,通过检测粪便弹性蛋白酶-1来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其准确性较高,能够为慢性胰腺炎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是慢性胰腺炎常用的筛查手段之一。可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回声等情况。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可能出现体积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表现为胰管内径增宽,可呈串珠样改变)等表现。但超声检查容易受到胃肠道气体等因素的干扰,对于胰腺深部病变的显示可能不够清晰,所以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有限,一般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例如,在肥胖患者或胃肠道气体较多的情况下,超声对胰腺的观察可能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平扫CT:可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情况等。慢性胰腺炎时可见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胰周脂肪浸润等表现。胰腺实质钙化是慢性胰腺炎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表现为胰腺内散在的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胰管扩张可呈串珠样或粗细不均等改变。对于胰腺钙化的显示,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例如,通过CT平扫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腺内的钙化灶,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增强CT:能更清楚地显示胰腺的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慢性胰腺炎患者在增强扫描时可能出现胰腺实质强化不均匀等表现,有助于评估胰腺的功能状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有无侵犯等情况。比如,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胰腺假性囊肿与周围血管等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MRI:对胰腺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多方位成像,对于胰腺实质病变的显示有优势。可观察胰腺的形态、信号改变等情况。在慢性胰腺炎时,能清晰显示胰腺的萎缩、实质信号异常等。
MRCP:是专门用于显示胰胆管系统的检查方法。对于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胰管扩张、狭窄、胰管结石等情况显示清晰,可直观地看到胰管的走行、形态变化,如胰管呈串珠样扩张、狭窄等改变,其诊断慢性胰腺炎胰管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是诊断慢性胰腺炎胰胆管病变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不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患者,MRCP能够提供详细的胰胆管图像信息,帮助明确诊断。
三、内镜检查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胰胆管的情况。慢性胰腺炎时可见胰管扩张、狭窄、扭曲,可呈串珠样改变,还可能发现胰管结石等。同时,ERCP还可以进行活检等操作,但由于是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胰腺炎、胆道感染等,所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例如,当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怀疑有胰管结石但不明确时,可通过ERCP进一步明确,并可同时进行取石等治疗操作,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超声内镜(EUS)
超声内镜将超声探头置于消化道内,近距离接触胰腺,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胰腺实质、胰管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发现胰腺实质的微小钙化、胰管的细微改变等。例如,EUS可以检测到直径较小的胰管结石,还能观察胰腺实质的回声情况,对于早期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优势。同时,EUS还可以在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但同样需要注意操作的风险和适应证的掌握。
四、胰腺功能检查
1.直接刺激试验
如胰泌素-促胰酶素试验。通过静脉注射胰泌素和促胰酶素,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和碳酸氢盐,然后测定胰液分泌量、碳酸氢盐浓度等指标。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分泌量减少,碳酸氢盐浓度降低,该试验可以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但操作相对复杂,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2.间接刺激试验
Lundh试验:让患者进食标准餐,测定十二指肠液中胰蛋白酶浓度等指标来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慢性胰腺炎患者十二指肠液中胰蛋白酶浓度降低,该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胰腺的外分泌功能状态,但同样存在操作相对繁琐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