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脐周、性质多样,不同年龄表现有别,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腹泻(大便次数多、性状异,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与不洁饮食等有关)、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儿童更易出现,与饮食不当等有关);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轻至重度,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与抵抗力下降等有关)、乏力(多数患者有,与炎症消耗等有关,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婴幼儿急性肠炎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急性肠炎全身症状不典型,易现严重情况,且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治疗护理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
具体表现:急性肠炎患者常出现腹部疼痛,多为脐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或肠道蠕动紊乱引起。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述疼痛位置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成年人则能较明确指出腹痛部位。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约70%-80%的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
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食用不洁食物、暴饮暴食等,可能会诱发肠道炎症,进而引发腹痛。有肠道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在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2.腹泻
具体表现:腹泻是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性状多为稀水样便,严重时可呈蛋花汤样便,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黏液或脓血。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所致。不同年龄段腹泻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腹泻可能更为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腹泻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例如,临床统计发现,急性肠炎患者中腹泻发生率可达90%以上。
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不洁饮食是导致腹泻的常见原因,如食用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诱发腹泻。有肠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再次接触病原体时更易出现腹泻症状。
3.恶心、呕吐
具体表现:部分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等。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部不适,导致胃蠕动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儿童由于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在急性肠炎时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且可能因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成年人相对儿童来说,恶心、呕吐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引起重视。研究表明,约30%-50%的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饮食不当,如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恶心、呕吐。精神紧张等情绪因素也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炎等,在发生急性肠炎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具体表现:急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至37.5℃-38℃左右,严重时可超过38.5℃。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反应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例如,在细菌性急性肠炎患者中,约有60%-70%会出现发热症状。
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身体抵抗力下降,如过度劳累、受凉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使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肠道炎症,导致发热。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发生急性肠炎并发热的风险更高。
2.乏力
具体表现: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发热等因素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使患者出现乏力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乏力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成年人则可能感觉肢体酸软、工作学习精力不集中等。一般来说,急性肠炎患者中约80%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症状。
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发生急性肠炎时,更容易出现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慢性肝病等,本身身体机能较差,在急性肠炎时乏力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三、其他特殊情况
1.婴幼儿急性肠炎
特殊表现:婴幼儿急性肠炎除了上述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外,由于其生理特点,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表现为囟门凹陷、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以及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呕吐时更容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例如,在儿科急诊中,约有20%-30%的急性肠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
与年龄因素的关系:婴幼儿的肠道屏障功能较弱,免疫系统也不够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引发急性肠炎,且病情变化较快。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及时采取补液等措施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老年人急性肠炎
特殊表现:老年人急性肠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发热、腹痛等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更易出现意识障碍、休克等严重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下降。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10%-15%的老年急性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这是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全身代谢紊乱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
与年龄和基础疾病因素的关系: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急性肠炎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腹泻、进食减少出现血糖波动等。在治疗和护理上,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