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是眼球受机械、物理或化学损伤致晶状体混浊,常见病因有顿挫伤、穿通伤、电击伤、化学性损伤等,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及晶状体混浊多样等,诊断需采集病史并经裂隙灯、眼底、眼压等检查,治疗早期处理合并损伤,严重时手术,儿童要尽早手术并康复训练,老年人需综合评估全身眼部状况防并发症。
一、外伤性白内障的定义
外伤性白内障是由于眼球遭受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而引起的晶状体混浊。机械性损伤如眼球顿挫伤、穿通伤等;物理性损伤包括电击伤等;化学性损伤则是眼部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导致晶状体发生混浊。
二、外伤性白内障的常见病因及机制
眼球顿挫伤:当眼部受到撞击等顿挫伤时,虹膜根部或睫状体部位受到挤压,房水的循环和压力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导致晶状体纤维水肿、断裂等,最终引发晶状体混浊。例如,儿童在玩耍时眼部被球类等物体击中,容易发生眼球顿挫伤进而引起外伤性白内障。
眼球穿通伤:锐器等造成眼球穿通伤时,外界物质直接进入眼内,破坏了晶状体的正常结构和代谢环境。如玻璃片、金属碎片等穿通眼球,会直接损伤晶状体,使其蛋白质变性,形成混浊。这种情况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危险工具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建筑工人等。
电击伤:电流通过眼部时,会造成晶状体的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等会使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导致晶状体混浊。例如在雷电击中或电器设备漏电导致眼部接触电流时,容易引发外伤性白内障。
化学性损伤:眼部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时,这些化学物质会与晶状体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晶状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晶状体混浊。如在化工生产环境中,工人不慎接触到腐蚀性化学物质且未及时正确处理眼部时,就可能发生化学性损伤导致外伤性白内障。
三、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视力下降: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不同,视力下降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是轻度的晶状体混浊,可能只是轻微的视力模糊;而严重的晶状体混浊则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仅存光感等。例如,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范围较大,可能会明显影响其视物,导致在玩耍、学习等活动中出现困难。
视物变形: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看到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如直线变得弯曲等。这是因为晶状体混浊不均匀,影响了光线的正常折射,导致视网膜上成像异常。
体征表现
晶状体混浊形态多样:顿挫伤引起的白内障可能呈现为点状、片状混浊等;穿通伤导致的白内障可能有局限性混浊,且常伴有晶状体囊膜的破裂痕迹等;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白内障可能有特定的混浊分布和形态特征。
眼部其他改变:眼球顿挫伤可能伴有前房出血、虹膜损伤等表现;穿通伤则可见角膜伤口、虹膜脱出等眼部结构的损伤迹象。
四、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眼部受伤的时间、原因、受伤时的情况等,如是否有眼球顿挫、穿通等情况,受伤时接触的物质等,这对于判断外伤性白内障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例如,明确是工作中的机械性损伤还是生活中的意外损伤等。
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通过裂隙灯可以清晰地观察晶状体混浊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情况。能够看到晶状体纤维的损伤、混浊的形态等细节,有助于准确诊断外伤性白内障并评估病情。
眼底检查:了解眼底的情况,因为外伤性白内障可能会影响眼底的观察,但同时也可以排除是否有眼底的合并损伤。例如,穿通伤可能导致眼底视网膜等组织的损伤,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眼压检查:测量眼压,因为外伤性白内障可能伴有眼压的异常变化,如顿挫伤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或降低等情况,眼压检查有助于评估眼部的整体情况。
五、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
早期处理:对于外伤性白内障,首先要处理眼部的其他合并损伤,如控制前房出血、修复角膜或虹膜等伤口等。如果是单纯的外伤性白内障且晶状体混浊较轻,未明显影响视力,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当外伤性白内障导致视力明显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例如,对于成年人的外伤性白内障,在眼部情况稳定后可择期进行手术;对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以避免影响视觉发育,但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眼部恢复情况等。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进一步损伤眼部组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护理及康复: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给予适当的眼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等。同时,要指导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促进眼部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关注其视觉功能的康复训练等,如进行视觉刺激训练等,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视力和视觉功能。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外伤性白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弱视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一旦确诊,需要尽早评估手术时机。在手术前后要特别注意眼部的护理,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术后要进行长期的视觉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监测视力和眼部发育情况,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整康复方案。例如,在儿童术后早期,要注意避免其用手揉眼等不良习惯,家长要协助做好眼部的清洁和护理等工作。
老年人外伤性白内障:老年人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在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眼部整体状况。手术前要充分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眼部疾病的影响。术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眼部感染、眼压升高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恢复和术后的预后,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