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包括月经及排卵期出血;病理性涉及妊娠相关疾病(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胎盘因素等)、生殖系统炎症(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损伤及异物(外伤、阴道异物)、内分泌失调(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同年龄女性在各类病理性出血中因自身特点有不同表现和风险因素。
一、生理性阴道出血
(一)月经
女性处于生育期,会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一般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持续时间平均2~8天,经量为20~60ml。月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引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相关,不同年龄女性月经情况可能因自身内分泌调节等因素有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规律;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也会出现紊乱等情况。
(二)排卵期出血
部分女性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排卵期,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一般量较少,持续时间短,通常1~3天。这是因为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脱落,与女性体内激素波动有关,一般不影响健康,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年龄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激素波动情况不同,比如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波动相对较大,排卵期出血可能相对更常见或更明显。
二、病理性阴道出血
(一)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怀孕早期,孕妇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伴有下腹隐痛或腰酸。这是因为胚胎着床不稳定等原因,如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不同年龄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有所不同,比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年轻孕妇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也可能增加先兆流产风险。
异位妊娠: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患者多有停经史,然后出现阴道出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常伴有下腹疼痛。这是由于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如输卵管炎症等原因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等,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而着床在输卵管。任何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发生异位妊娠,但有输卵管手术史、盆腔炎病史等的女性风险更高。
胎盘因素:
胎盘前置: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阴道出血,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与胎盘前置类型有关,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出血时间早、量多;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情况介于完全性和边缘性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多见于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的女性,不同年龄女性只要有相关子宫内膜损伤因素都可能发生,比如多次剖宫产的经产妇发生胎盘前置的风险相对较高。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表现为阴道出血,常伴有腹痛,病情严重时腹痛剧烈,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其发生与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机械性因素(如外伤等)、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因素有关,各年龄孕妇都可能发生,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胎盘早剥,年龄较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风险更高。
(二)生殖系统炎症
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炎症刺激可导致阴道黏膜充血,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如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不同年龄女性都可能患阴道炎,青春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等原因容易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等因素易患滴虫性阴道炎等;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发生阴道炎。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还可伴有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慢性宫颈炎也可能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等表现。其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有关,各年龄女性都可能患宫颈炎,有性生活的女性相对风险更高,不同年龄女性因自身免疫等因素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可能不同。
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表现为下腹痛、发热,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常见病因是细菌感染,如产后或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组织等情况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各年龄女性都可能发生,但产后、流产后女性风险相对较高。
(三)生殖系统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育龄期女性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子宫肌瘤一般会萎缩,但少数可能恶变。不同年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概率不同,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围绝经期女性如果之前有子宫肌瘤,绝经后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情况。
宫颈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接触性出血(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不同年龄女性感染HPV的概率不同,性生活开始年龄小、性伴侣多等的年轻女性也可能感染HPV进而发展为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如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都增加患病风险,不同年龄女性中,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代谢等特点,相对更易患子宫内膜癌。
(四)损伤及异物
外伤:如骑跨伤等导致阴道局部损伤,可引起阴道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时伴有局部疼痛等表现。各年龄女性都可能发生,比如青春期女性玩耍等情况可能导致骑跨伤,育龄期女性可能因意外受伤等导致阴道损伤。
阴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好奇将异物塞入阴道,可引起阴道出血,多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情况。因为儿童阴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发生将异物塞入阴道的情况。
(五)内分泌失调
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都可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