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和外斜视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内斜视和外斜视在定义、眼球位置表现、症状、病因、检查诊断、治疗及对视觉功能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内斜视表现为眼球向内偏斜,与屈光不正、先天发育异常、神经因素等有关,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外肌等,治疗有屈光矫正和手术等;外斜视表现为眼球向外偏斜,与解剖、神经支配、屈光不正等有关,检查有视力、屈光、眼位、同视机等,治疗有屈光矫正和手术等,二者均会影响儿童视力发育和立体视功能,成年患者治疗主要改善外观和视功能但效果与儿童不同。

一、定义与眼球位置表现

内斜视:也叫斗鸡眼,是一种眼位异常,表现为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的瞳孔向鼻侧偏斜,即眼球向内偏斜。例如,患者看东西时,双眼的黑眼球偏向鼻梁方向。儿童较为常见,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屈光不正等因素有关。对于婴幼儿,若家长发现其眼睛经常向内偏斜,需及时就医检查。

外斜视:是指眼位向颞侧偏斜,也就是眼球向外偏斜。患者看东西时,双眼的黑眼球偏向外侧。外斜视也可见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病因可能包括神经支配因素、解剖因素等。

二、症状表现差异

内斜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视(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视力下降(长期内斜视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导致弱视等情况)、眼部疲劳等症状。儿童内斜视还可能影响外观,导致患儿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健康。例如,有些内斜视儿童可能会因为外观问题而变得孤僻。

外斜视:外斜视患者同样可能有复视现象,在强光下可能更明显。部分外斜视患者可能会有视物模糊等情况,而且外斜视可能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情况下加重。比如,一些外斜视患者在长时间用眼后,外斜的情况会更为显著。

三、病因方面的区别

内斜视

屈光不正:高度远视的患者,由于需要过度调节,容易引起内斜视。例如,儿童如果有高度远视,眼球的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眼位向内偏斜。一般来说,验光检查发现远视度数较高时,需考虑屈光不正导致内斜视的可能。

先天发育异常:如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出生时就可能存在内斜视的解剖基础。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眼外肌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内斜视。

神经因素: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出现问题,也可能引起内斜视。例如,动眼神经麻痹等情况,会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导致内斜视。

外斜视

解剖因素: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异常等解剖结构上的问题可能引发外斜视。比如,某条眼外肌的附着点偏离正常位置,会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平衡,导致眼球向外偏斜。

神经支配因素:外展神经麻痹等神经方面的问题可导致外斜视。外展神经负责支配眼球向外转动的肌肉,如果外展神经出现病变,眼球向外转动受限,就可能引起外斜视。

屈光不正:低度远视等屈光不正情况也可能与外斜视的发生有关。相对来说,低度远视引起外斜视的机制与内斜视不同,可能是由于眼位调节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外斜。

四、检查与诊断差异

内斜视

视力检查:会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解视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力下降以及视力下降的程度。对于儿童,可能需要进行视力筛查,如使用视力表等进行检查。

屈光检查:通常要进行散瞳验光,以准确测量屈光度数,明确是否存在屈光不正以及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程度,因为屈光不正与内斜视的关系密切。例如,通过散瞳验光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有高度远视等情况。

眼外肌检查:包括眼球运动检查,观察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的情况,判断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肌肉麻痹或运动受限等情况。

外斜视

视力检查:同样要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评估视力状况。

屈光检查:进行散瞳验光,明确屈光状态,看是否存在与外斜视相关的屈光不正。

眼位检查:会采用角膜映光法等方法来判断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例如,角膜映光法可以初步判断眼球偏斜的大致情况,医生通过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来判断眼位是否正常。

同视机检查:可以更精确地检查双眼视功能等情况,对于外斜视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通过同视机检查能够了解患者双眼的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等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方法区别

内斜视

屈光矫正:如果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内斜视,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例如,高度远视的患儿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后,眼位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对于儿童,要定期复查,根据屈光度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手术治疗:当屈光矫正效果不佳或内斜视程度较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调整眼外肌的力量,使眼球的位置恢复正常。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一般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斜视度数、视力发育等因素来决定。

外斜视

屈光矫正:对于由屈光不正引起的外斜视,同样需要进行屈光矫正。例如,低度远视的患者佩戴合适的眼镜后,眼位可能会得到改善。

手术治疗:外斜视也常需要手术治疗来调整眼外肌。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外斜视的类型和程度等因素。比如,共同性外斜视和非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对视觉功能影响的不同

内斜视

对儿童视力发育影响:儿童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内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弱视。因为内斜视会使双眼看到的图像不能正常融合,大脑会抑制来自斜视眼的视觉信号,从而影响斜视眼的视力发育。例如,一些内斜视儿童如果在3-6岁的视力发育关键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低下。

对立体视功能影响:内斜视还可能破坏立体视功能,立体视是人类双眼视觉的高级功能,对于判断距离等非常重要。内斜视患者由于眼位异常,很难形成正常的立体视。

外斜视

对视力发育影响:外斜视也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尤其是在儿童时期。长期外斜视会导致双眼视觉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视力。例如,外斜视患儿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情况,同样可能引发弱视。

对立体视功能影响:外斜视同样会损害立体视功能,使患者在感知空间物体的距离、深度等方面出现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在从事需要精确判断距离的职业时会受到影响。

七、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儿童内斜视:婴幼儿时期发现内斜视,家长要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的视觉系统还在不断发育,早期干预非常关键。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发育,对儿童的未来生活和学习产生长期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儿童内斜视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会导致终身的视力问题和立体视障碍。

儿童外斜视:对于儿童外斜视,同样要尽早干预。儿童时期是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外斜视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视力发育和立体视功能。而且外斜视可能会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变化,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及时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屈光矫正或手术治疗等。

成年内、外斜视患者:成年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外观和视功能。对于内斜视成年患者,手术主要是为了改善外观,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而外斜视成年患者,手术同样可能是为了改善外观和视功能。但成年患者的手术效果可能与儿童有所不同,因为视觉系统的发育已经基本完成。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内斜视
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被称为内斜视,通称对眼或斗眼。内斜视主要表现为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也称为斗鸡眼,也叫做对眼。正常人的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子看电视眼睛斜视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如果感觉儿童斜视,建议尽早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确定是不是斜视,完善相关的眼科检查,如散瞳验光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建议生活上不要熬夜,早点睡,要适当休息,减少看机、电脑的时间。
斜视眼能治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是未成年的儿童确诊斜视,可以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等缩瞳剂治疗,减弱眼睛中枢调节的功能,或者局部注射肉毒杆菌麻痹患侧眼肌,维持眼睛两侧肌肉张力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避免斜视发展为弱视。而成年人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还可以通过戴眼镜的方法进行
斜视要怎么矫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未成年人确诊了斜视,应该尽量进行治疗避免发展为弱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阿托品、肉毒杆菌等药物治疗,前者可以起到散瞳和缩瞳的效果,改善内斜视。而后者可以麻痹患侧眼睛的拮抗肌,以达到两侧肌肉张力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斜视。还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而成年人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如果是由于后天因素引
斜视性弱视要怎样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性弱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治疗:1、配戴矫正眼镜。适用于有内斜视的远视患儿,应先矫正眼位,再矫正视力。2、弱视训练。常用的方法是遮盖疗法,需要将视力好的一只眼睛遮盖,强迫视力差的弱视眼视物,可逐渐提高弱视眼的视力。3、手术治疗。1-3岁内的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平时应该
斜视怎么矫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佩戴远视眼睛或者双光镜调节;并且如果内斜视合并屈光异常,也需要通过佩戴眼镜治疗,需借助轴矫正训练来促使两眼单视能恢复,并增加融像能力。如果是先天性内斜视,则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能够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促使眼位趋于正常。平时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左眼斜视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左眼斜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通常是可以治好的。此病预后良好,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如果是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可以使用阿托品散瞳剂进行治疗。如果是眼部两条肌肉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导致的斜视,可以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来麻痹拮抗剂,保持两侧肌肉力量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另外还可以体格手术治疗,来移动着
眼睛斜视术后注意事项?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斜视术后应注意休息,同时应保持室内干燥、安静,以促进身体恢复。其次,日常还应注意营养补充,可多吃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猕猴桃、青菜、橙子等。此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若合并屈光不正,则患者术后应及时验光,重新配眼镜,以矫正视力。术后还应定期复查,以明确眼部恢复情况。同时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斜视能矫正。斜视一般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则可使用散瞳剂和缩瞳剂矫正。若属于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则可通过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矫正斜视。若以上方法无法改善斜视,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眼外肌减弱术、肌肉肌健延长术、垂直肌水
斜视有什么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症状大致如下:第一、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的视轴偏离平行,可明显看出,但如果偏斜不明显,便难以发现。第二、畏光,当眼睛在强光下,斜视患者会不自主的将一只眼眯起或闭上。第三、复视,即会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并受到复视的影响而感觉恶心想吐、头晕。第四、眼球进行转动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限。第
斜视的表现?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表现具体如下:第一、在注视某一个目标时,一只眼可以注视着目标,另一只眼则不能,呈偏斜,但如果偏斜不明显,则会难以发现。第二、当斜视患者的眼球发生转动时,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转动受限。第三、斜视患者也会出现复视现象,即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同时因为受到复视的影响,可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感。第四、
间歇性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儿童斜视可以自愈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内斜视能否自愈与内斜视类型有关,如果是由于患有远视造成的调节性内斜视,只要通过佩戴远视眼镜完全矫正远视,便可以使内斜视的症状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的非调节性内斜视,则无法自愈,只能通过做斜视矫正手术,改变眼外肌附着点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大小来治愈斜视。
共同性斜视包括哪几种类型?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共同性内斜视一般可以分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一般多在两到三岁时发病,内斜症状刚开始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有时会伴有复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部分内斜视都是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即使部分内斜视由屈光调节引起,部分内斜需要手术来进行矫正。
共同性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