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与肺炎在症状表现、影像学特点、致病因素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症状表现上,儿童和成人的支气管炎、肺炎各有不同特点;影像学方面,两者的儿童和成人表现也有区别;致病因素上,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分别影响支气管炎和肺炎;治疗原则上,针对儿童和成人的支气管炎、肺炎在不同阶段有相应的对症、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等。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支气管炎症状特点
1.儿童人群:婴幼儿支气管炎起病可急可缓,急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而后体温可升至38-39℃甚至更高,伴有咳嗽,初为干咳,之后有痰,一般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儿可能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听诊可闻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
2.成人人群:成人急性支气管炎通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咳嗽,起初为干咳,逐渐有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伴有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肺部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可闻及两肺散在干、湿啰音,咳嗽后啰音可减少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多有长期吸烟史等诱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可伴有喘息,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散在湿啰音。
(二)肺炎症状特点
1.儿童人群:婴幼儿肺炎症状相对较重,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定,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部分患儿有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可达40-80次/分钟,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口唇发绀等,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可伴有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重症肺炎可合并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钟,心率突然>180次/分钟,突然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等)、呼吸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意识障碍等)、中毒性脑病(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等)等并发症。
2.成人人群:成人肺炎起病较急,常有受凉、劳累等诱因,主要症状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咳嗽,咳痰,初期为干咳,继而可咳黏液脓性痰或铁锈色痰,部分患者有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症状,重症肺炎时可出现呼吸窘迫,肺部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实变期可出现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细湿啰音等,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及核左移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一)支气管炎影像学特点
1.儿童: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改变,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部分患儿可出现肺门阴影增浓。
2.成人:急性支气管炎胸部X线大多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支气管炎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二)肺炎影像学特点
1.儿童:肺部X线或CT检查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或见肺纹理增粗伴有散在小片状模糊影,严重肺炎可出现大片状阴影,可累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表现时也可在影像学上体现。
2.成人: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胸腔积液,不同类型肺炎影像学表现有差异,如大叶性肺炎可见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小叶性肺炎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密度深浅不一,边缘模糊等。
三、致病因素差异
(一)支气管炎致病因素
1.感染因素:病毒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后继发,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感染也密切相关,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反复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2.非感染因素:长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增生肥大,分泌亢进,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及其纤毛功能,使气道净化功能下降,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也可引起支气管炎症;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过敏因素也与支气管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原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狭窄和炎症。
(二)肺炎致病因素
1.感染因素: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也较为常见;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0%-80%,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此外,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可引起肺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
2.非感染因素:放射性损伤可引起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可导致化学性肺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肺炎的发生风险;老年人、婴幼儿、长期卧床患者等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分泌物易积聚,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等。
四、治疗原则差异(基于一般情况,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一)支气管炎治疗原则
1.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需注意儿童用药的年龄禁忌等,优先非药物干预),咳嗽有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有喘息症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主要是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同时给予止咳、祛痰、平喘治疗。
2.成人: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物,咳嗽咳痰可选用止咳祛痰药物,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同样是控制感染,根据病情轻重及病原菌药敏情况选择抗生素,同时进行止咳、祛痰、平喘治疗,缓解期主要是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二)肺炎治疗原则
1.儿童:根据肺炎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改善气促和发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发热时合理退热,保证营养摄入等,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并发症的情况,如心力衰竭需进行抗心衰治疗,呼吸衰竭需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等。
2.成人:明确病原体后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给药等),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纠正缺氧,对于发热患者进行退热处理,咳嗽咳痰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重症肺炎患者需入住ICU进行监护治疗,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