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体内阳气过盛或外感热邪入血,导致血液运行加速、异常亢奋的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血属阴而主静,需依赖气的推动和脏腑功能的调节以维持正常运行。当热邪侵入血液,或体内阳气亢盛化火,迫使血液妄行时,便会引发血热。血热的主要表现包括皮肤潮红、易生疮疡、痤疮,或出现斑疹、血痣;女性可能伴有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色鲜红或夹有血块;部分人会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热象”症状,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治疗血热需以清热凉血为原则,常用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中药,或选用犀角地黄汤等经典方剂。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可适量食用苦瓜、绿豆、莲藕等清热食物,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以防热邪内生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