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对部分真菌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可替代规范抗真菌治疗。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对皮肤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疥癣等属湿热蕴结型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可煎汤内服或研末外敷。
然而,真菌感染类型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且土茯苓的抗真菌作用强度有限,单独使用可能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体。对于严重或顽固性真菌感染,如系统性真菌病或深部真菌感染,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克霉唑、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以确保疗效并减少复发风险。
此外,使用土茯苓时需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若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