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皮下脂肪瘤中药偏方,脂肪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夏枯草、浙贝母、莪术、半夏等中药进行治疗。

1.夏枯草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的功效。在治疗皮下脂肪瘤时,可通过清泻肝火,消散体内痰火郁结,抑制脂肪瘤生长。常与其他化痰软坚药物配伍,煎汤内服,改善脂肪瘤局部肿胀情况。
2.浙贝母
浙贝母苦寒清泄,化痰散结之力较强,能有效化解皮下痰结。对于因痰凝所致的皮下脂肪瘤,浙贝母可与玄参、牡蛎组成消瘰丸,软坚散结,消除痰核,减轻脂肪瘤症状,多研磨成粉入丸剂、散剂服用。
3.莪术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擅长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其能改善脂肪瘤部位的气血运行,消散因气滞血瘀导致的肿块。临床中,莪术常与活血化瘀、化痰药物联合,煎汤或制成药膏外敷,促进脂肪瘤缩小。
4.半夏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为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要药。通过燥湿化痰的作用,可改善体内痰湿凝聚的状态,缓解脂肪瘤症状。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增强化痰祛湿的效果,多经炮制后入汤剂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