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囊变成胎盘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孕囊形成与着床、绒毛膜分化与胎盘雏形、胎盘功能完善、孕囊退化与吸收等阶段。

1.孕囊形成与着床
受精后第5-6天,胚胎进入子宫腔并着床,外层细胞分化形成绒毛膜,包裹内部发育中的胚胎及羊膜腔,此时孕囊结构初步建立,为胚胎提供保护性环境。
2.绒毛膜分化与胎盘雏形
着床后,绒毛膜细胞快速增殖,形成树状绒毛结构。部分绒毛侵入子宫内膜血管,建立母体-胎儿血液循环,这些绒毛逐渐增厚、分支,成为胎盘的主要组成部分。
3.胎盘功能完善
孕10-12周,胎盘完全取代了孕囊功能。其结构分为母体面(粗糙,附着于子宫壁)和胎儿面(光滑,连接脐带),内部形成绒毛间隙,通过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的物质交换,完成氧气、营养输送及废物代谢。
4.孕囊退化与吸收
随着胎盘形成,孕囊的羊膜囊、绒毛膜等结构逐渐退化,被子宫吸收或成为胎儿附属物的一部分,最终仅保留胎盘与脐带维持妊娠。
胎盘发育异常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孕期需定期产检,通过超声观察胎盘位置及成熟度,若出现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胎盘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