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下鼻甲肥大是否严重需结合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的良性病变。
该病症主要由慢性炎症刺激或过敏反应引发黏膜增生导致,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涕及嗅觉减退。若未伴随明显头痛、睡眠呼吸暂停或反复感染,通常不会危及健康。但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面发育(儿童尤甚),且会降低生活质量。治疗以药物收缩血管为主,顽固病例可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改善通气功能,术后复发率低。建议耳鼻喉科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双侧下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肿胀,改善鼻塞等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根据年龄等因素谨慎使用。
2.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来改善鼻腔通气,但要注意手术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鼻腔粘连等。
此外,鼻腔冲洗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溶液浓度,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