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结膜下出血该采取冷敷止血、热敷促吸收、避免刺激与揉眼、治疗原发病、药物辅助等措施进行处理。

1、冷敷止血
球结膜下出血初期(48小时内)需用冷毛巾或冰袋轻敷眼睑,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可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渗出。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热敷促吸收
出血48小时后改用温毛巾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吸收。热敷时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眼周皮肤。
3、避免刺激与揉眼
出血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佩戴隐形眼镜或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防止二次损伤。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避免触碰眼睛。
4、治疗原发病
若出血由高血压、糖尿病或血液病等引起,需遵医嘱控制血压、血糖或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例如,高血压患者可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
5、药物辅助
严重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或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避免自行滥用眼药水,防止药物副作用。
球结膜下出血多为自限性疾病,通常2-3周可自行吸收。若出血范围扩大、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潜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