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糖皮质激素治疗、减充血剂治疗等。

1.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感染引发的中耳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或干扰蛋白质合成杀灭病原体,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以避免耐药性。
2.抗病毒治疗
若中耳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可使用更昔洛韦分散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控制感染,多数病毒性中耳炎具有自限性,1-2周可自行缓解。
3.局部用药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中耳局部,杀灭病菌并减轻炎症,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化脓性中耳炎禁用酚甘油滴耳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
4.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炎症较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耳部疼痛、肿胀等症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引发血糖升高或骨质疏松。
5.减充血剂治疗
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等减充血剂滴鼻,可收缩鼻咽部黏膜血管,减轻充血并改善咽鼓管功能,有助于中耳积液排出,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
此外,对于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者,可采用鼓室成形术修复鼓膜缺损;胆脂瘤型中耳炎或合并颅内外并发症者,需行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术后需保持耳部干燥并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