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同时得了通常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胆囊炎与胆结石同时发作时,患者需严格调整饮食结构,以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胆汁稀释,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
针对急性发作期,可使用解痉镇痛药物缓解胆道痉挛性疼痛,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慢性反复发作患者,需长期服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出,降低结石形成风险。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结果遵医嘱动态调整。
3、物理治疗
超声波体外碎石技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胆固醇性结石,通过高频声波聚焦将结石击碎后随胆汁排出。但需注意该疗法可能引发胆道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治疗前需严格评估胆囊收缩功能及胆道解剖结构。
4、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通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剂改善胆道微循环,配合针灸刺激胆囊穴、阳陵泉等穴位增强治疗效果。对于术后残余结石或体质虚弱患者,中药调理可降低复发率,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或结石直径超过3cm、合并瓷化胆囊等高危因素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保胆意愿强烈且符合指征的患者,可考虑微创保胆取石术,但需承担较高的结石复发风险。
胆囊炎与胆结石的共病管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石成分、胆囊功能及全身状况。建议患者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立即前往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MRCP等检查明确病变程度。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肝胆系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