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劳累活动休息,可通过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缓解,要调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来预防发作,还需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
药物缓解
硝酸甘油:是缓解劳累性心绞痛常用的药物,可舌下含服。它能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一般在含服后1-3分钟内起效。但对于低血压患者要慎用,因为硝酸甘油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压;青光眼患者也不宜使用,因为硝酸甘油可导致眼压升高。
硝酸异山梨酯:也可用于缓解劳累性心绞痛,可口服或喷雾剂型使用。其作用机制与硝酸甘油类似,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在使用时同样要考虑患者的血压等情况,比如高血压患者使用时要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过低。
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发作
合理饮食:保持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例如女性绝经后要尤其注意控制脂肪摄入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劳累性心绞痛;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易于消化,避免因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担。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年轻人可根据体能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但也要注意不要超出身体承受范围;老年人运动时要选择平缓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微微出汗为宜。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饮酒过量也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戒烟限酒对于预防劳累性心绞痛发作非常重要。吸烟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早戒烟,饮酒者要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治疗基础疾病
高血压: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如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用药选择有差异,老年人用药要更谨慎,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预防因血糖波动引发心脏问题导致劳累性心绞痛发作,儿童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和饮食控制上要兼顾生长发育需求。
高脂血症: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等。不同年龄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方案有区别,老年人使用降脂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锐,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家人要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及时采取休息、用药等措施,并且要定期带老年人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女性: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患心血管疾病包括劳累性心绞痛的风险增加。除了常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外,要更加关注自身的激素变化对心血管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儿童:儿童劳累性心绞痛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治疗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以儿童的舒适度为标准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治疗不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