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包括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产后或流产后身体虚弱、宫颈口未闭等致病原体侵入宫腔)、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手术消毒不严或术前适应证不当致病原体入侵)、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子宫内膜有创面、宫颈口松弛等致病原体侵入)、周围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宫颈炎、阑尾炎等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至子宫内膜)以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或绝经后雌激素降低致局部抵抗力下降),主要涉及女性群体,不同情况对应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相关风险及特点。
一、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具体情况:女性产后或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此时如果有胎盘残留、胎膜残留等情况,或者手术操作不规范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例如,足月产后,产妇若发生胎盘部分残留,残留的胎盘组织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可从残留部位侵入子宫内膜,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流产后,无论是自然流产还是人工流产,若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或者有宫腔内操作史,都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在产后或流产后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与女性产后身体的生理变化以及流产手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相关,性别上主要是女性群体面临此风险。
二、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具体情况: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宫腔内手术操作,如果手术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都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而引起感染。以刮宫术为例,若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器械等被污染,就会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症。另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在进行宫腔内手术时,也可能使病原体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进行宫腔内手术操作时都可能面临感染风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进行相应手术时都需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经期卫生不良
具体情况:月经期间,子宫内膜有创面形成,并且宫颈口相对松弛,如果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棉条,或者在经期进行性生活等,都容易使病原体侵入宫腔引起感染。比如,经期女性的阴道酸碱度会发生变化,局部抵抗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卫生,细菌等病原体就容易滋生并侵入子宫内膜。
年龄性别因素:主要是女性群体在月经期间需要特别注意卫生,不同年龄的女性在经期都应重视卫生保健,避免因经期卫生不良引发子宫内膜炎。
四、周围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具体情况:如宫颈炎,炎症可通过淋巴循环蔓延至子宫内膜;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也可直接蔓延至子宫内膜引起炎症。例如,患有严重宫颈炎时,宫颈部位的炎症病灶中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淋巴管扩散到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而对于阑尾炎患者,炎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逐渐波及到邻近的子宫,导致子宫内膜受到感染。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群体中如果周围器官存在炎症且未得到及时治疗,就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因周围器官炎症蔓延而患病。
五、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具体情况: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病原体残留,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另外,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慢性子宫内膜炎。比如,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黏膜变薄,pH值升高,局部抵抗力减弱,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并在子宫内膜定植,从而引发慢性炎症。
年龄性别因素:绝经后的女性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高发人群,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导致子宫内膜炎,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