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哺乳期涨奶疼痛,可采取及时哺乳或挤奶、局部冷敷或热敷、按摩乳房、穿着合适内衣、调整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及时哺乳或挤奶可通过婴儿吸吮或吸奶器吸出乳汁缓解压力;涨奶初期冷敷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缓解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乳房疏通导管要注意力度;穿宽松舒适棉质内衣避免压迫;调整饮食减少油腻高汤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加重涨奶。
1.及时哺乳或挤奶
对于哺乳期女性,若出现涨奶疼痛,应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婴儿的吸吮能有效刺激乳腺分泌细胞,促进乳汁排出,缓解乳房压力。研究表明,婴儿的吸吮动作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促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从而将乳汁挤出。一般建议两侧乳房轮流喂养,每侧乳房喂养10-15分钟左右。如果婴儿无法及时吸吮,也可以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吸奶器的吸力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乳头和乳腺组织。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母乳喂养间隔时间一般为2-3小时,若超过这个时间仍未哺乳,就容易出现涨奶。而对于较大婴儿,可根据其需求和乳房充盈情况进行哺乳或挤奶操作。
2.局部冷敷或热敷
冷敷:在涨奶初期,可使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冻伤。对于产后不久的产妇,身体较为虚弱,冷敷时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
热敷:当涨奶情况有所缓解,乳房肿胀不是特别严重时,可以采用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湿敷乳房,温度一般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乳汁流动,缓解涨奶疼痛。不过,如果乳房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时,不宜热敷,以免加重感染。
3.按摩乳房
可以在清洁双手后,轻轻按摩乳房。按摩时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例如,用手指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呈放射状轻轻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有乳腺管堵塞情况的产妇,按摩可能会感觉到有硬结,这时候要更加轻柔地按摩,帮助疏通堵塞的乳腺管。不同乳房状况的产妇按摩时的力度和方式要有所调整,若本身乳房较为敏感,按摩力度需相应减小。
4.穿着合适的内衣
哺乳期女性应穿着宽松、舒适、支撑性好的棉质内衣,避免过紧的内衣压迫乳房,影响乳汁的排出,加重涨奶疼痛。合适的内衣可以为乳房提供良好的支撑,保持乳房的血液循环通畅。例如,选择专门的哺乳内衣,这种内衣的设计更符合哺乳期乳房的变化,肩带和罩杯的弹性适中,不会对乳房造成过度压迫。对于体型较为丰满的产妇,选择内衣时要特别注意罩杯的尺寸,确保乳房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因内衣过紧导致涨奶疼痛加剧。
5.调整饮食
哺乳期女性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过于油腻、高汤类食物的摄入,避免乳汁分泌过多过快加重涨奶。例如,可以适当减少猪蹄汤、鲫鱼汤等过于滋补的汤品的饮用。同时,要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但也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乳汁分泌过多。不同体质的产妇饮食调整也有所不同,比如体质偏热的产妇,可适当增加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摄入,帮助调节乳汁分泌情况,缓解涨奶。
6.保持良好的心态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导致乳汁分泌增加,加重涨奶疼痛。哺乳期女性要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例如,每天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散步等。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可能会因为涨奶疼痛而产生焦虑情绪,这时候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缓解涨奶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