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的发生与内因和外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免疫及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外因有过敏原接触(吸入、食入、接触性)、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生活方式因素(清洁习惯、穿着)及感染因素。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是皮炎湿疹发病的重要内因。例如,Th1/Th2细胞失衡,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表现为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4、IL-5、IL-13等增多,可促进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升高可引发皮肤的过敏炎症反应。另外,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也参与其中,如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紊乱等,都可能导致皮肤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降低,诱发皮炎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器官,正常的皮肤屏障可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体内水分丢失。当皮肤屏障功能出现问题时,如角质层的结构和成分异常、皮肤表面脂质膜异常等,经皮水分丢失增加,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过敏原、刺激物等的影响,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皮炎湿疹。例如,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的婴儿,更容易发生婴儿湿疹。
外因
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如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常见的室内尘螨种类)、霉菌孢子等。当人体吸入这些过敏原后,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等途径引发免疫反应,进而累及皮肤导致皮炎湿疹。例如,对尘螨过敏的人群,长期接触尘螨后,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湿疹样表现。
食入性过敏原:某些食物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炎湿疹,常见的有牛奶、鸡蛋、鱼虾、坚果、小麦等。婴幼儿对牛奶蛋白过敏较为常见,食用牛奶后可出现皮肤红斑、腹泻等症状,其中皮肤表现可包括湿疹样改变。成人也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而引发皮炎湿疹。
接触性过敏原:接触某些物质后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进而发展为湿疹样表现。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如化妆品、染发剂、金属饰品(如镍、铬等)、某些植物(如漆树、毒葛等)、橡胶制品等。例如,使用含有某些致敏成分的化妆品后,面部可出现红斑、肿胀、瘙痒等接触性湿疹表现;接触含镍的金属饰品后,皮肤接触部位可发生炎症反应。
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影响皮肤状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诱发皮炎湿疹。例如,在干燥的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引发皮炎湿疹;而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皮肤易出汗,汗液可刺激皮肤,且潮湿环境利于微生物滋生,也容易诱发皮炎湿疹。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PM2.5、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等,可对皮肤产生刺激,损伤皮肤屏障,增加皮炎湿疹的发病风险。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皮肤受到持续的不良刺激,易引发炎症反应。
生活方式因素
清洁习惯:过度清洁皮肤,如频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热水烫洗等,可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膜和角质层,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皮炎湿疹。例如,一些人洗澡过于频繁,水温过高,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会使皮肤的正常生理环境遭到破坏。
穿着因素:穿着不恰当的衣物也可能诱发皮炎湿疹。例如,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其透气性差,可导致皮肤出汗增多,汗液不易蒸发,刺激皮肤;紧身的衣物可对皮肤产生摩擦刺激,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娇嫩,穿着不合适的衣物更易引发湿疹。
感染因素:某些微生物感染可诱发或加重皮炎湿疹。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使皮炎湿疹症状加重;真菌(如马拉色菌等)感染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皮疹,类似皮炎湿疹的表现。在儿童中,皮肤感染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和复发关系较为密切,儿童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感染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