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术前后需注意多方面事项,术前要完善检查、调整身体状况及生活方式;术中要配合医生保持体位等操作;术后要做好伤口、心血管、呼吸等系统护理,注意饮食,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身体状况准备: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因为过高的血压在手术中可能会增加出血等风险;糖尿病患者则要调整血糖水平,使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生活方式调整:术前要戒烟,一般建议提前2周以上戒烟,因为吸烟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还可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手术血管吻合口的愈合。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助眠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让身体处于较好的应激状态来迎接手术。
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配合:患者要严格按照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要求保持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在手术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身体,以免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医生会通过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等)进行搭桥,手术中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如呼吸的配合等,当医生需要患者屏气时要准确执行。
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果是胸部的手术切口,患者要避免剧烈咳嗽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对于使用了引流管的患者,要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和脱落,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心血管系统监测与护理:术后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抗凝等药物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术后早期先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床边坐立、行走等,活动量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心慌、胸闷等不适为宜。
呼吸系统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可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呼吸机相关护理。
饮食管理:术后早期一般先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但要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饮水加重心脏负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密切观察其意识、呼吸、循环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应激能力较差。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等情况,要加强护理,防止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等。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术后要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因为手术对身体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术后恢复也很重要。同时,要根据自身身体恢复情况合理安排术后活动和生活,注意保暖等。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器的使用等;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调整液体入量和药物使用,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