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需从病情观察、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多方面进行。病情观察要关注关节症状(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和全身情况(体温、乏力、消瘦);一般护理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功能位、缓解期个性化锻炼及生活护理(协助生活、皮肤清洁);用药护理要遵嘱指导并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用药反应;心理护理针对不同人群疏导焦虑抑郁等情绪,营造支持氛围促进心理健康。
一、病情观察
关节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密切观察关节肿胀程度、疼痛情况及活动受限的变化。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更需通过观察其肢体活动、玩耍时的表现来判断关节不适;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症状,要留意症状有无加重。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其他关节疾病史的,需对比既往关节状态,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关节的新影响。
观察关节晨僵持续时间,一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晨僵时间常大于30分钟,晨僵程度能反映病情活动度,如晨僵明显加重,提示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
全身情况
关注患者体温变化,虽不以体温作为机械用药标准,但要注意有无低热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特别留意。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二、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为不同人群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儿童患者要保证床铺安全、整洁,女性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床铺舒适度,有特殊病史如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要注意卧床体位以减轻心肺负担。休息时保持关节功能位,如腕关节背伸30°-40°、掌指关节屈曲70°-90°等,防止关节畸形。
缓解期:鼓励患者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儿童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游戏,如手指抓握小球等;女性患者可选择适合的瑜伽、散步等运动;有一定病史且关节功能受限较轻的患者,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如缓慢屈伸膝关节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关节损伤。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为准,若锻炼后关节疼痛、肿胀加重,应调整锻炼强度或方式。
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给予耐心帮助。考虑不同人群特点,儿童患者需家长配合协助完成生活活动,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需要更多生活上的照顾,有肢体残疾等病史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残疾情况提供针对性的生活协助,确保患者生活舒适,维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翻身、擦洗,预防压疮。不同皮肤状态的患者要注意不同的护理细节,如儿童皮肤娇嫩,擦洗时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女性患者皮肤油脂分泌可能因激素等因素有变化,要选择合适的皮肤护理产品,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皮肤护理更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用药护理
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虽然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但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药物可能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强调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关注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不同,要及时观察并反馈。
四、心理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关注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儿童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日常活动和玩耍而产生心理落差,需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心理安抚;女性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外貌、生活等产生自卑等情绪,要给予心理支持;有长期病史的患者可能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要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氛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