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的相关因素包括感染、遗传和免疫。感染方面肠道、泌尿生殖道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可引发;遗传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与之密切相关;免疫上是免疫介导疾病,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异常致关节炎症。
肠道细菌感染:志贺菌、沙门菌、耶尔森菌等肠道细菌感染是成人反应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之一。例如,耶尔森菌感染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关联较为密切,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肠道感染耶尔森菌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关节炎症表现。肠道细菌感染后,细菌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关节炎症。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可能与不同年龄段肠道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有关,一般来说,生活卫生习惯较差、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易发生肠道细菌感染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性别差异方面,暂无明显的性别特异性倾向。生活方式上,饮食卫生状况不佳、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可能增加肠道细菌感染的机会。
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沙眼衣原体感染较为常见,当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复合物等沉积在关节部位,导致关节炎症。对于有不洁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泌尿生殖道细菌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引发反应性关节炎。年龄上,性活跃的年龄段人群相对更易涉及,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病,但沙眼衣原体感染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情况可能因生殖系统解剖等差异略有不同。生活方式中,不注意泌尿生殖道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与反应性关节炎有关,如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风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后,病毒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可能累及关节引起炎症。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因病毒感染而发病,生活方式中,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可能增加病毒感染风险从而与反应性关节炎相关。性别差异不显著。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可能与反应性关节炎存在关联。支原体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免疫机制异常可能波及关节导致炎症发生。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壮年相对可能更易在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相关关节表现,但成人也可发病,生活方式中,密切接触支原体感染患者、自身免疫力状况等会影响发病风险,性别无明显特异性。
遗传因素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与反应性关节炎密切相关。HLA-B27阳性的人群患反应性关节炎的风险明显高于HLA-B27阴性人群。例如,研究表明HLA-B27阳性者发生反应性关节炎的概率是HLA-B27阴性者的数倍。遗传因素在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HLA-B27基因的个体,其免疫系统对某些感染因素的易感性增加,当受到相应感染或其他触发因素时,更容易引发关节的免疫炎症反应。年龄方面,HLA-B27阳性的个体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相关触发因素而发病,性别上,HLA-B27与性别无直接的特异性关联,但在不同性别中,HLA-B27阳性者患反应性关节炎的风险总体趋势一致。生活方式等因素通过影响免疫反应等间接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发病。
免疫因素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活化。例如,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失调,细胞因子网络失衡。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导致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年龄上,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功能状态不同,可能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式,进而影响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表现。性别方面,免疫反应在不同性别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不是导致疾病的决定因素。生活方式中,长期的压力、不良的作息等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从而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免疫发病机制相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