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颅内出血有多种症状表现。意识状态改变方面,新生儿早期兴奋后抑制,婴儿及较大宝宝先烦躁后精神萎靡昏迷;呼吸改变为中枢性呼吸异常,如节律不规则;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囟隆起、喷射性呕吐;眼部症状有凝视、瞳孔变化;神经系统体征包括肌张力改变(先高后低)、惊厥。
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可能表现为兴奋,如易激惹、烦躁不安,随后可能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后,颅内压力变化影响了脑组织的正常功能,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颅内环境变化的耐受和反应较为敏感。例如,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时,由于其大脑发育更不成熟,意识状态改变可能更为明显且变化迅速。
婴儿及较大宝宝:可能先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之后逐渐出现精神萎靡、昏睡等情况,严重时会陷入昏迷。较大宝宝相对能表达一些不适,但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意识方面的异常变化。
呼吸改变
中枢性呼吸异常:颅内出血累及呼吸中枢时,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如呼吸快慢不均、暂停、叹息样呼吸等。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升高,压迫呼吸中枢相关结构,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调控功能。比如,大量颅内出血时,呼吸中枢受到明显影响,呼吸节律紊乱较为常见。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对颅内出血导致的颅内压变化更为敏感,呼吸改变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颅内压增高表现
前囟隆起:宝宝的前囟在出生后未闭合,颅内出血后颅内压升高可使前囟饱满、隆起。这是因为颅内压力增高,将囟门向外顶起。例如,当颅内出血量较多时,前囟隆起会比较明显,这是判断颅内压是否增高的一个重要体征。对于婴儿来说,前囟是观察颅内情况的一个窗口,颅内出血导致的压力变化首先会反映在前囟的状态上。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宝宝不会像成人一样准确表达头痛,但会通过呕吐来体现颅内压增高的不适。比如,颅内出血后,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胃肠道的呕吐中枢,导致宝宝出现喷射状的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这种喷射性呕吐区别于一般的非喷射性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之一。
眼部症状
凝视:宝宝可能出现双眼凝视某一方向,这是由于颅内出血影响了眼部的神经调控结构。例如,出血部位影响了动眼神经等相关神经通路,导致宝宝出现眼球固定、凝视的情况。新生儿和婴儿的眼部神经发育与颅内结构密切相关,颅内出血容易波及相关神经,从而引起凝视等眼部异常表现。
瞳孔变化:可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当颅内出血导致脑疝形成时,会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这是因为脑疝压迫动眼神经等结构,影响了瞳孔的正常调节功能。例如,一侧颅内出血较多时,可能导致脑疝,使同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而对侧瞳孔也可能发生变化。这种瞳孔变化是病情危重的重要信号,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神经系统体征
肌张力改变:早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随后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肢体松软无力。颅内出血后,脑组织受到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调控。比如,新生儿颅内出血时,肌张力的变化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肌张力增高可能提示出血部位影响了锥体束等结构,而肌张力减低可能意味着脑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神经功能抑制明显。对于婴儿来说,通过检查肌张力可以初步判断颅内出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程度。
惊厥:部分宝宝会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双眼上翻、口周发青等。颅内出血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惊厥。惊厥的发生与颅内出血导致的脑内生化环境改变、神经元损伤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尤其是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惊厥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而且惊厥可能会加重颅内出血的病情,需要及时控制。例如,早产儿颅内出血后发生惊厥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其大脑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