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清但不规则,囊内有密集点状回声,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回声复杂;盆腔腹膜型超声表现多样,深部浸润型经阴道超声可发现子宫骶骨韧带增粗等。其他影像表现中,MR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显示敏感特异,典型巧克力囊肿T1高信号、T2低或混杂信号,能清晰显示盆腔深部浸润型病变范围深度;CT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稍低,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显示间接征象,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检查需综合考虑各因素提高诊断准确性。
一、超声表现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表现:卵巢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累及部位,超声下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但不规则,囊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这是由于陈旧性血液浓缩、纤维化等原因导致。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数厘米至十余厘米不等。例如,有研究显示,多数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具有上述特征,其囊内点状回声是因为囊内含有浓缩的咖啡色液体,其中含有细胞碎片等成分。
特殊情况:当囊肿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回声可变得复杂,可能出现不均质回声,但仍有其相对特征性表现,与其他卵巢囊肿在回声特点等方面有一定区别。
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腹膜型:超声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在盆腔腹膜处发现散在的微小病灶,超声有时较难直接显示,但若有盆腔粘连等继发改变时,可表现为盆腔内肠管与子宫、卵巢等结构之间的粘连征象,如肠管蠕动受限,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等。
深部浸润型:对于累及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等部位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能更有优势。可发现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变硬,直肠阴道隔处出现异常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团等,这些改变与病变部位的纤维组织增生、异位内膜种植等病理改变相关。
二、其他影像表现
1.磁共振成像(MRI)表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MR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典型的巧克力囊肿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这是因为陈旧血液中正铁血红蛋白的存在;T2加权像上多为低信号或混杂信号。此外,MRI还能清晰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与子宫、直肠等结构的毗邻情况,对于判断病变范围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例如,通过MRI可以准确评估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否侵犯周围组织,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MRI可更好地显示盆腔内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范围和深度。对于累及直肠、膀胱等器官的病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这些器官的关系,判断有无侵犯及侵犯的程度。在T2加权像上,异位内膜病灶多表现为低信号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成对比,有助于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2.CT表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CT平扫时,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密度与周围组织有所不同,增强扫描时囊壁可有轻度强化,但囊内成分一般无明显强化。不过,CT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相对MRI稍低,主要是因为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不如MRI,对于一些微小病灶及病变细节的显示不如MRI清晰。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CT可显示盆腔内的一些间接征象,如盆腔粘连导致的肠管排列紊乱、子宫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等,但对于深部浸润型等病变的显示不如MRI准确,一般不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与影像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育龄期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其影像表现更符合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征;而对于有长期盆腔疼痛病史、曾有盆腔手术史等的人群,影像检查时需更加仔细观察是否有相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在检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