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是指甲板侧缘长入附近软组织致疼痛的脚病,与修剪、鞋子、足部结构异常有关,表现为指甲侧缘嵌入致局部疼痛红肿等,轻度可调整生活方式等,严重需手术;甲沟炎是甲周组织炎症,多由感染引起,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快有红、肿、热、痛等,慢性病程长有甲沟轻度红肿等,急性早期可热敷理疗等,化脓需引流,慢性要避免刺激等,儿童患病需更谨慎处理。
一、定义与病因
嵌甲
嵌甲是指甲板侧缘长入附近的软组织中,像异物似的插入甲沟而引起疼痛的一种脚病。其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不正确的修剪指甲方式,将指甲剪得过短过深,使得指甲侧缘容易嵌入周围软组织;鞋子不合适,过紧、过窄的鞋子会对脚趾造成挤压,尤其是高跟鞋或者尖头鞋,长期穿着会增加嵌甲的发生风险;足部的生理结构异常,例如拇外翻等足部畸形,会改变脚趾的受力和指甲生长的方向,从而导致嵌甲。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嵌甲,但青少年由于活动量较大,且可能不太注意指甲的修剪和鞋子的选择,相对更容易出现。
甲沟炎
甲沟炎是甲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是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急性甲沟炎多因局部刺伤、挫伤、倒刺(逆剥)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慢性甲沟炎则常由长期慢性刺激,如经常浸水(像厨师、洗衣工、家庭主妇等长期接触水的人群)、反复轻微损伤等导致,也可由嵌甲继发感染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在一些特殊职业人群或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
嵌甲
主要表现为指甲侧缘嵌入软组织,局部出现疼痛、红肿,早期可能只是轻微的压痛,随着病情发展,嵌入的指甲会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化脓现象,但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如果是儿童患有嵌甲,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走路时脚趾疼痛、不愿行走或者用手触碰脚趾等行为。
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发病较快,初期表现为指甲周围组织的红、肿、热、痛,一般先发生在一侧甲沟处,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可蔓延至甲根及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随着脓肿形成,疼痛加剧,可伴有波动感,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儿童急性甲沟炎同样会有局部的红、肿、痛表现,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扩散可能相对较快,需要及时关注。
慢性甲沟炎:病程较长,表现为甲沟处慢性轻度红肿、疼痛、有压痛,甲沟周围皮肤可增厚、脱屑,有时可出现肉芽组织,严重时也可能有少量脓液渗出。对于儿童慢性甲沟炎,可能会影响其足部的正常发育和行走功能,需要家长密切留意孩子脚趾的异常表现。
三、治疗原则
嵌甲
对于轻度嵌甲,首先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挤压脚趾;正确修剪指甲,将指甲剪成平直的形状,不要过短过深。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物理方法,如在嵌入指甲的周围放置棉花等,将指甲与周围软组织分离,起到缓解疼痛和阻止指甲进一步嵌入的作用。如果嵌甲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的化脓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部分或全部拔甲术等。对于儿童嵌甲的治疗,要更加谨慎,尽量先采用保守的非手术方法,如调整鞋子和指甲修剪方式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且手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早期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理疗等方法,促进炎症消退,同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外用,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如果有化脓情况,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对于儿童急性甲沟炎,局部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儿童娇嫩的皮肤,抗生素的使用要谨慎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
慢性甲沟炎:首先要避免刺激因素,如减少浸水时间等。对于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的情况,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肉芽组织。如果是由嵌甲引起的慢性甲沟炎,在控制炎症后可能需要处理嵌甲问题,如进行拔甲术等。儿童慢性甲沟炎的治疗同样要注重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