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疼痛不一定是癌症,可能导致宫颈疼痛的非癌症因素有生理周期相关(经期因前列腺素释放、排卵期因卵泡液刺激腹膜)、炎症因素(宫颈炎、盆腔炎)、性生活相关(粗暴性生活致机械损伤、频率过高致局部充血);癌症因素主要是宫颈癌,早期可能有接触性出血伴不明显疼痛,进展期有较明显疼痛及其他相关症状,可通过症状特点和医学检查(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区分,出现宫颈疼痛应及时就医,有性生活史且21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宫颈癌筛查。
一、可能导致宫颈疼痛的非癌症因素
生理周期相关
经期: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前列腺素的释放,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进而牵涉到宫颈部位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女性相对较为常见,一般随着年龄增长或生育后会有所缓解,主要是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引起缺血缺氧状态而产生疼痛。
排卵期:少数女性在排卵期时,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卵泡液可能会刺激腹膜,包括涉及到宫颈附近的腹膜,从而引起轻微的宫颈疼痛,通常疼痛较轻微且持续时间短,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炎症因素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炎症刺激宫颈组织,导致宫颈充血、水肿,患者可出现宫颈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等表现;慢性宫颈炎可能是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所致,也可由长期慢性刺激引起,患者也会有宫颈疼痛不适,且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时轻时重。
盆腔炎:女性盆腔内器官较多,宫颈与盆腔相邻,盆腔炎时炎症累及宫颈周围组织,也可导致宫颈疼痛,同时还会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盆腔炎可由经期卫生不良、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
性生活相关
粗暴性生活:如果性生活过程中过于粗暴,可能会造成宫颈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引起宫颈疼痛,这种情况在性生活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轻度损伤可能仅为隐痛,严重损伤可能疼痛较剧烈。
频率过高: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也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宫颈局部充血,出现疼痛不适,一般适当减少性生活频率后可逐渐缓解。
二、可能导致宫颈疼痛的癌症因素
宫颈癌
早期表现:早期宫颈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也有少数患者会伴有宫颈疼痛,但疼痛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进展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宫颈癌病灶侵犯周围组织,可能会引起较明显的宫颈疼痛,还可能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有腥臭味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转移灶相关的症状。
如何区分宫颈疼痛是否为癌症
症状特点:非癌症因素导致的宫颈疼痛,如生理周期、炎症、性生活相关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等有一定规律,像经期、排卵期的疼痛有周期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常伴有相应炎症的其他典型表现;而癌症导致的宫颈疼痛,早期往往不典型,进展期疼痛相对较顽固且会伴有癌症的其他特异性症状。
医学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等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宫颈的外观、质地等情况,如宫颈炎时宫颈可能充血、水肿,宫颈癌时宫颈可能有菜花样赘生物等异常表现。
宫颈涂片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检查,可初步筛查是否有宫颈病变,如发现异常细胞则需进一步检查。
HPV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检测HPV有助于评估患宫颈癌的风险,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会引发宫颈病变甚至癌症。
阴道镜检查:如果TCT或HPV检测发现异常,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必要时在阴道镜下取活检,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是否有癌变的金标准。
如果出现宫颈疼痛的情况,不要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通过上述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于有性生活史且年龄在21岁以上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