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皮肤过敏需从多方面综合处理,要明确过敏原,排查常见及特殊人群过敏原;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搔抓、保湿修复;控制环境,室内清洁、调节温度湿度;调整饮食,应对食物过敏及注意特殊人群饮食;严重或护理无改善时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病史、检查及可能做过敏原检测等。
一、明确过敏原
1.常见过敏原排查:小孩皮肤过敏可能由多种过敏原引起,如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接触物(化妆品、某些化纤衣物、金属饰品等)。要仔细观察小孩接触过的物质以及发病前后的饮食、环境变化等,尽量找出可能的过敏原。例如,如果小孩在食用某种新的辅食后出现皮肤过敏症状,那么这种辅食就很可能是过敏原之一;若在花粉季节后皮肤过敏,花粉则可能是诱因。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小孩,更要密切关注其接触的各种物质,因为这类小孩相对更容易发生过敏。在添加辅食时要格外谨慎,遵循逐一添加的原则,便于及时发现可能的食物过敏原。
二、皮肤护理要点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给小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左右,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洗完澡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小孩的皮肤,不要用力擦拭。例如,小孩皮肤过敏后皮肤可能较为敏感,用力擦拭可能会加重皮肤损伤。
2.避免搔抓:小孩皮肤过敏时往往会感到瘙痒,要尽量避免小孩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给小孩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短平,减少搔抓时对皮肤的伤害。如果小孩瘙痒明显,可以给小孩戴上棉质的手套,防止其搔抓。
3.保湿修复: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保持小孩皮肤的湿润。因为皮肤干燥可能会加重过敏症状,而保湿可以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选择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在小孩洗完澡后及时涂抹,锁住皮肤水分。比如,每天可以涂抹2-3次保湿产品。
三、环境控制
1.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的积聚。使用吸尘器清洁地面,用湿抹布擦拭家具等。对于尘螨过敏的小孩,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建议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一次,以杀死尘螨。同时,避免在室内放置毛绒玩具等容易积聚灰尘和过敏原的物品。
2.温度湿度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对小孩过敏的皮肤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的湿度。例如,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在潮湿的季节,使用除湿器降低空气湿度。
四、饮食调整
1.食物过敏应对:如果已经明确是食物过敏原引起的皮肤过敏,要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对于婴儿,若为牛奶蛋白过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对于较大的小孩,要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同时注意饮食的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例如,可以多给小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菠菜等,但要注意观察食用新的蔬菜水果后小孩的皮肤反应。
2.特殊人群饮食注意:对于婴儿,母乳喂养的母亲也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通过乳汁引起小孩过敏的食物。如果小孩已经添加辅食,要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逐步添加,观察反应。
五、及时就医
1.就医指征:如果小孩皮肤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的红斑、肿胀、水疱,或者伴有呼吸急促、喘息、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带小孩就医。另外,如果小孩皮肤过敏经过家庭护理后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也需要及时就医。
2.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过敏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小孩皮肤过敏需要从明确过敏原、皮肤护理、环境控制、饮食调整等多方面综合处理,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