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甲周组织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有创伤、感染等病因,早期有局部红肿疼痛等表现,进展期炎症加重等,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可从手部、足部护理等方面预防,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各有护理特点。
一、定义
甲沟炎是甲周组织的炎症,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在一侧甲沟,表现为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化脓。
二、病因
1.创伤因素
年龄方面: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手指等部位的微小创伤,如被玩具磕碰、抓咬等,增加甲沟炎发生风险;老年人指甲生长特性改变,指甲变形、变厚等情况较多,且行动相对不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下降,也易因微小创伤引发甲沟炎。
生活方式:长期频繁手工劳动的人群,手指等部位受到摩擦、挤压等创伤的机会增多,例如厨师长时间切菜、洗衣工频繁搓洗衣物等,容易诱发甲沟炎。
病史: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自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且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障碍,即使是微小创伤也更易引发感染导致甲沟炎。
2.感染因素
细菌种类: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甲周的微小创口侵入,在局部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感染途径:在公共场所接触到被细菌污染的物品后,不注意手部卫生,用手触摸指甲周围皮肤,细菌可趁机侵入引发甲沟炎;足部甲沟炎则多与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穿不透气的鞋子,脚部出汗后细菌滋生,加上行走等活动导致脚部微小创伤,从而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局部表现:开始时一侧甲沟出现红肿、疼痛,一般疼痛较为轻微,患者可能仅感觉局部有不适感,皮肤温度略有升高,此时如果能及时处理,炎症有可能消退。
年龄差异:儿童患甲沟炎时,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手指不愿活动、哭闹等情况;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进展期症状
炎症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可出现明显的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温度进一步升高,有的患者可伴有轻度发热。
生活方式影响: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进展期甲沟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因为手部活动会加重疼痛和炎症;而对于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的人群,进展期甲沟炎可能会影响日常的精细动作,如穿衣、拿取物品等。
病史相关: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进展期甲沟炎可能发展更快,炎症更难控制,因为自身免疫防御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对抗细菌感染。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局部检查:医生会观察甲周组织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肿、化脓等情况,按压甲沟部位判断疼痛程度,初步判断甲沟炎的严重程度。
年龄相关:儿童体格检查时需更加耐心和轻柔,避免因检查引起患儿哭闹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等因素,检查时要注意操作手法,防止过度用力造成额外损伤。
2.实验室检查
脓液培养:如果有化脓情况,会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致病菌种类,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抽取脓液时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扩散;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等问题,抽取脓液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
1.手部护理
不同人群:儿童应避免过度啃咬手指等行为,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年人要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长度适中,避免指甲过长或过短刺激甲周组织,修剪指甲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甲周皮肤。
生活方式: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老年人,都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在接触脏物后及时洗手;从事手工劳动的人群,工作后要及时清洗手部,必要时可涂抹护手霜保护皮肤。
2.足部护理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足部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鞋子,保证足部通风透气,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鞋子;儿童足部皮肤娇嫩,要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防止脚部受到挤压和摩擦。
环境因素:保持足部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如游泳后要及时擦干脚部;在公共浴室等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引发甲沟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