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早期轻度甲沟炎要保持清洁干燥、局部消毒,避免刺激;有发展时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严重反复的可能拔甲。儿童要注意正确修剪指甲、活动防护和营养;老年人要管理基础疾病、观察伤口、调整生活方式。
一、一般处理
1.早期轻度甲沟炎
对于症状较轻,如仅有轻微红肿、疼痛的情况,首先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患处,每天1-2次,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水的人群,如厨师、家庭主妇等,更要注意手部清洁后及时擦干,避免细菌滋生加重甲沟炎。
可以局部涂抹碘伏进行消毒,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常见的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消毒时用棉签蘸取适量碘伏,从甲沟炎患处的中心向外周涂抹,每天2-3次。
2.避免刺激因素
要避免进一步刺激甲沟,如避免过度修剪指甲,尤其是不要将指甲两侧剪得过深,正常修剪指甲时,指甲边缘应呈平齐的直线状,留出1-2毫米的甲缘。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正确修剪指甲的方法,避免因修剪不当导致甲沟炎。同时,要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长时间洗手、洗碗等,做家务时可佩戴手套。
二、药物治疗
1.外用抗生素
如果甲沟炎有进一步发展,出现红肿加重、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引起甲沟炎的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使用时将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
2.口服抗生素
当甲沟炎症状较严重,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甚至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等情况由医生决定。例如,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1.切开引流
如果甲沟炎已经形成脓肿,就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手术。手术时医生会在脓肿部位切开,排出脓液。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安抚患儿情绪,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口的清洁,定期换药,一般每隔1-2天换药一次,直到伤口愈合。
2.拔甲术
对于反复发作或者严重影响指甲生长的甲沟炎,可能需要进行拔甲术。拔甲术是将整个指甲拔除,但甲床会逐渐重新长出新的指甲。在拔甲术后,要注意保护甲床,避免感染,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和换药,同时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尤其是手部的活动,让伤口更好地愈合。对于儿童患者拔甲术后,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伤口情况,防止患儿抓挠伤口导致感染加重,并给予患儿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指甲修剪:儿童的指甲生长较快,但指甲较软,家长修剪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剪伤甲周皮肤引起甲沟炎。可以在儿童安静的时候修剪指甲,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指甲剪。例如,在儿童洗澡后,指甲变软时修剪较为合适。
活动防护:儿童活泼好动,如果发生甲沟炎,要注意减少手部的剧烈活动,防止甲沟炎加重或者影响伤口愈合。家长可以给儿童佩戴防护手套,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到碰撞等刺激。
饮食营养: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儿童伤口的愈合和身体恢复健康。
2.老年人:
基础疾病管理: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且发生甲沟炎,要更加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甲沟炎的病情,并且不利于伤口愈合。要按照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按时服用降糖药物等。
伤口观察:老年人的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甲沟炎治疗后的伤口,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果发现伤口愈合不良或者有感染加重的迹象,要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不利于甲沟炎的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