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孕晚期孕妇心率超正常范围且由窦房结主导心律加快的现象,其原因包括生理因素(血容量增加、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心理因素、其他因素(贫血、合并其他疾病),应对措施有非药物干预(休息与体位调整、放松心情、合理饮食)、医疗监测,有基础疾病的孕晚期孕妇需更密切监测病情并遵循个性化保健方案。
一、孕晚期窦性心动过速的定义
孕晚期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孕妇在妊娠晚期时,心率超过正常范围(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钟),且由窦房结主导的心律加快的一种现象。
二、可能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1.血容量增加
孕晚期孕妇血容量会显著增加,比非孕期可增加30%-50%左右。为了满足增加的血容量循环需求,心脏需要更快地泵血,从而导致心率加快。例如,研究表明,随着孕周增加,孕妇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都会增加,这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适应,但可能会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2.激素变化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孕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可影响心血管系统,使血管扩张,同时对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心率增快。另外,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参与其中,通过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促使窦性心率加快。
3.子宫增大
孕晚期子宫增大明显,向上压迫膈肌,使胸腔容积相对减小,肺的扩张受限,呼吸可能会变得浅快。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氧气的输送,进而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心理因素
孕晚期孕妇可能会因为对分娩的担忧、对胎儿健康的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从而使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孕期焦虑程度较高的孕妇,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的概率相对较高。
(三)其他因素
1.贫血
孕晚期孕妇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当血红蛋白降低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氧的运输,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据统计,约有20%-30%的孕晚期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部分孕妇可能伴有窦性心动过速。
2.合并其他疾病
若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引发窦性心动过速。另外,一些孕妇可能本身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在孕晚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原有疾病加重,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与体位调整
孕妇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缓解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建议每天保证至少10-12小时的休息时间。
2.放松心情
家属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孕妇缓解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放松的呼吸训练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例如,孕妇可以每天进行几次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有助于平复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3.合理饮食
孕晚期孕妇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多盐分导致血容量进一步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保证铁等营养素的摄入,预防贫血,如果已经发生贫血,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等,改善贫血状况,从而间接缓解窦性心动过速。
(二)医疗监测
孕晚期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以及胎儿的情况。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同时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心等情况。如果窦性心动过速较为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晚期孕妇,如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孕妇,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在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监测,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方案。同时,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心悸加重、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