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约50%-70%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紊乱、影响卵泡发育参与发病,与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表现、代谢异常等临床表型相关,胰岛素抵抗是PCOS重要代谢特征,可辅助诊断并是综合治疗重要环节,育龄、青春期女性及有家族病史人群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需积极干预。
一、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发病机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约50%-70%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在PCOS中,胰岛素抵抗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紊乱:胰岛素抵抗时,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增加,LH水平升高又促进卵巢间质、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增加,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而雄激素升高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有研究发现PCO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同时LH分泌增多,雄激素合成增加。
影响卵泡发育: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代谢异常会干扰卵泡的正常发育。高胰岛素环境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的平衡被打破,IGF-1水平升高,促进卵泡发育,但同时也导致卵泡发育停滞在小窦卵泡阶段,不能正常排卵,表现为多囊卵巢形态。
二、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型的关联
月经不调:胰岛素抵抗引起的HPOA紊乱,导致排卵异常,进而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等月经不调表现。据统计,约70%的PCOS患者存在月经紊乱。
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等。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多毛,以面部、下颌、乳晕周围等部位多见;痤疮则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还可引发患者出现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糖异常(如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等代谢异常情况。有研究显示,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中肥胖发生率较高,且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
三、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诊断方面:胰岛素抵抗是PCOS重要的代谢特征之一,临床上常通过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如HOMA-IR)等指标来辅助诊断PCOS并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例如,HOM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U/L)/22.5,该指数升高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
治疗方面:改善胰岛素抵抗是PCOS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包括饮食控制(如限制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运动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改善PCOS的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表现及代谢异常等情况。对于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达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如二甲双胍等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临床规范。
四、不同人群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期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不孕等问题,还会增加远期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此类人群需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密切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在有生育需求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促排卵等治疗,以改善生殖结局和代谢状况。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PCOS患者同样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此阶段的女性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活方式的调整尤为重要,如鼓励健康饮食、保证适当运动等。同时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PCOS相关的外貌改变等可能对青春期女性的心理造成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兼顾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有家族病史人群:有PCOS家族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即使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也应定期监测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月经等情况,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及PCOS相关表现,以便早期干预,降低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