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关节症状包括晨僵(晨起或休息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儿童、老年患者均可受影响)、关节疼痛(多对称持续,部位常见于双手近端指间等关节,因炎症致疼痛介质释放)与肿胀(因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女性特殊时期或孕妇关节症状可波动);关节外症状有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皮肤表现,儿童少见,老年提示病情活动)、呼吸系统症状(胸膜炎可致胸痛胸闷、伴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疾病有咳嗽气短、影响呼吸功能,均因炎症累及相关部位,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血液系统症状(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致乏力苍白等,与慢性炎症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等有关;血小板增多与炎症反应有关,提示病情活动,女性情况与生理周期等有交互但主要由炎症状态决定)。
一、关节症状
1.晨僵
表现:患者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的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这种晨僵现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可持续数小时,随着病情活动后可逐渐缓解。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关节滑膜的肿胀等有关。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同样可能出现晨僵,影响患儿晨起后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在老年患者中,晨僵可能会影响其晨起后的行动能力,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2.关节疼痛与肿胀
疼痛特点:多为对称性、持续性疼痛,但程度不一。疼痛的部位常见于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也可累及足趾关节等。疼痛的原因是关节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受到刺激,释放疼痛介质。例如,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等的释放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肿胀表现: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原因导致。受累关节出现肿胀、饱满,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在女性患者中,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关节症状会有一定变化,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关节肿胀表现不会改变。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孕妇,关节肿胀可能会在孕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谨慎。
二、关节外症状
1.类风湿结节
表现: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关节鹰嘴突附近、腕部等。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压痛。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是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结果。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类风湿结节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也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对于老年患者,类风湿结节的出现可能意味着病情的活动程度,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评估病情。
2.呼吸系统症状
胸膜炎:可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胸腔积液。这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累及胸膜所致。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等改变。在女性患者中,胸膜炎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的性别差异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主要还是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过程引起。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女性,若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需要警惕胸膜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间质性肺疾病: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累及肺部间质组织。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可能逐渐下降。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概率和进展速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进展相对较快,女性患者在某些阶段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但总体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累及肺部。
3.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患者可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贫血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等因素有关。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贫血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活动耐力。对于老年患者,贫血可能会加重其已有的身体虚弱状况,需要关注贫血的程度并进行相应处理。
血小板增多: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升高,与炎症反应有关,提示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血小板增多可能参与了关节炎症的过程,如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等。在女性患者中,血小板增多的情况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等因素有一定交互,但主要还是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状态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