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疼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外伤因素包括急性损伤(如外力撞击、挤压等,有明确外伤史,伴肿胀淤血等)和慢性劳损(长期频繁用手致关节过度摩擦受力,劳累后加重);关节炎相关因素有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病,小关节对称受累,有晨僵等)、骨关节炎(中老年人退行性病变,远端指间关节常见)、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致中年男性突发剧烈疼痛,有高嘌呤饮食诱因);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化脓性关节炎,有外伤或感染灶,红肿热痛伴发热)和病毒感染(少见,伴相应病毒感染症状);其他因素有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中年女性手指关节痛伴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致神经根受压,有长期伏案等诱因,伴颈部及上肢症状)。
一、外伤因素
1.急性损伤:手指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如打篮球时手指被碰撞、关门时夹到手指等,可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关节脱位等,引起关节疼痛。这种情况下,通常能明确有外伤史,疼痛部位多与受伤部位一致,可能伴有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因活动较频繁相对更易出现,若为儿童,玩耍时的意外碰撞更常见。
2.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指的工作或活动,如打字员、钢琴师、手工劳动者等,手指关节长期过度摩擦、受力,可引起慢性劳损,导致关节疼痛。常见于手指的指间关节,疼痛多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活动时的弹响、活动范围减小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若有上述频繁用手的情况,都可能面临慢性劳损导致手指关节疼痛的风险,年龄上无特定限制,但长期持续这种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几率。
二、关节炎相关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手指关节是常见受累部位之一。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组织有关,表现为手指关节对称性的肿胀、疼痛、僵硬,早晨起床时僵硬感较为明显,持续时间常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发展,关节可出现畸形,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和日常生活。
2.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关节软骨退变并继发骨质增生的退行性关节病。手指关节的骨关节炎常发生在远端指间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可摸到骨赘(增生的骨质),活动时关节有摩擦感,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其发生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创伤等因素有关,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3.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的炎症反应。多见于中年男性,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当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手指关节,可突然发作剧烈疼痛,疼痛部位红、肿、热、痛明显,夜间发作较为常见,常有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的诱因,若病情反复,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
三、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手指关节受到细菌侵入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多有局部外伤史或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灶,表现为手指关节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因皮肤黏膜屏障相对较弱,更易因外伤后感染引发该情况。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手指关节引起疼痛,如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手指关节的疼痛不适,但相对较少见,一般还伴有相应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状,如风疹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发热等,肝炎病毒感染可出现乏力、黄疸等表现。
四、其他因素
1.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出现手指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这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关节黏液性水肿等有关,多见于中年女性,除手指关节疼痛外,常伴有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
2.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导致支配手指的神经受到影响,引起手指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中老年人因颈椎退变相对更常见,除手指症状外,常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