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惊厥有前驱表现,如精神状态改变等;典型发作症状包括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初期意识丧失等,中期全身肌肉阵挛性抽搐等,后期抽搐停止、意识恢复)和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是局部抽搐、意识清,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局部症状伴意识障碍及自动症);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婴儿期抽搐形式不典型,幼儿期易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且意识丧失常见,学龄前期表现与幼儿期类似但可能较轻;伴随发热及呼吸、心率等改变;有热性惊厥病史小孩需密切监测体温、记录发作情况,频繁发作者需进一步检查。
一、前驱表现
小孩在发烧惊厥发作前可能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精神状态改变,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萎靡不振;或者有烦躁不安、打哈欠等表现,这些往往是即将发生惊厥的信号,但容易被家长忽视。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还会有食欲减退的情况,这也可能是发烧惊厥的前期表现之一。
二、典型发作症状
(一)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1.初期表现:孩子会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肌肉出现短暂的僵硬,牙关紧闭。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表现为头向后仰,颈部强直。
2.发作中期:随后进入全身肌肉阵挛性抽搐阶段,四肢会出现有节律的抽动,双手紧握,双腿伸直或屈曲抽动,同时可能伴有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等表现。抽搐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年龄较小的婴儿抽搐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可能只是肢体的局限性抽动或者短暂的肌张力改变。
3.发作后期:抽搐逐渐停止,孩子意识逐渐恢复,但可能会感到乏力、嗜睡,精神状态明显不如发作前。
(二)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比如一侧肢体的抽动,而意识清楚。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也可能是发烧惊厥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的抽动,或者一侧上肢或下肢的不自主运动。
2.复杂部分性发作:除了有局部的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比如孩子原本在玩耍,突然对周围环境无反应,同时可能有自动症表现,如摸索、咀嚼、吞咽等无意识的动作。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差异
(一)婴儿期(1岁以内)
婴儿发烧惊厥时,抽搐形式多不典型,常为轻微的局限性抽搐,如眼球上翻、斜视,面部局部肌肉抽动,或一侧肢体的抖动,有时表现为呼吸暂停、面色发绀等。这是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发烧时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
(二)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孩子发烧惊厥的典型表现相对更易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抽搐症状相对较明显,意识丧失较为常见,且抽搐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内。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发育,但仍未完全成熟,发烧时容易诱发惊厥发作。
(三)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孩子发烧惊厥的表现与幼儿期类似,但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部分孩子的惊厥发作可能相对较轻,抽搐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不过,仍需密切观察,因为个别孩子可能会发展为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四、伴随症状
1.发热表现:发烧惊厥通常是在体温急剧升高的过程中发生,孩子的体温一般在38.5℃以上,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阶段,如从37℃左右迅速上升到39℃以上时容易出现惊厥。不同孩子对体温升高的耐受性不同,有些孩子可能体温不是特别高就会发生惊厥,这与个体的神经系统敏感性有关。
2.其他伴随: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因为惊厥发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呼吸和心率的改变。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但相对较少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小孩,在日后发烧时要更加警惕。家长需要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体温有上升趋势,即使体温还未达到38.5℃,也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如松开孩子的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帮助散热,降低体温上升的速度,从而降低再次发生发烧惊厥的风险。同时,要记录孩子发烧惊厥发作的频率、表现等情况,以便在就医时准确告知医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孩子频繁发生发烧惊厥,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如脑电图等,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