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失常致主质和间质增生复旧不全的良性疾病,与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为经期相关乳房胀痛及乳腺腺体异常,影像学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等;乳腺结节是乳腺异常团块,由多种病引起,表现多样,不同病因结节影像学有别,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处理上乳腺增生轻时调生活方式,重时用药物,乳腺结节良性者视情况观察或手术,恶性者综合治疗,不同年龄及高危人群处理有差异。
乳腺结节:是一个宽泛的描述性术语,指乳腺内出现的异常团块,可由多种病理情况引起,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多种疾病形成的结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女性,不同年龄段病因可能有所不同,如年轻女性乳腺结节多考虑良性增生或纤维腺瘤,中老年女性需警惕恶性结节可能。
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程度和规律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或减轻。可触及乳腺腺体增厚,呈片状、条索状或颗粒状,质地韧,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好。疼痛程度个体差异大,部分女性疼痛较轻,仅在触摸或经期有感觉;部分女性疼痛较明显,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乳腺结节:多数乳腺结节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或自我查体时发现。结节可为单发或多发,质地、边界等因病因不同而异。如乳腺纤维腺瘤导致的结节,一般质地较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乳腺囊肿形成的结节,一般囊性感觉,边界清,可有囊性感;乳腺癌导致的结节,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特点
乳腺增生:乳腺超声检查可见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和条索状强回声区。乳腺X线检查可见乳腺腺体密度增高,结构模糊。
乳腺结节: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小于1。乳腺X线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可见环状或点状钙化。
乳腺囊肿:乳腺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后方回声增强。乳腺X线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边界清晰。
乳腺癌:乳腺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微钙化),可有血流信号且血流丰富、阻力指数增高等。乳腺X线检查可见不规则肿块,边缘有毛刺、分叶,可见微小钙化灶,有时可见异常血管影。
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乳腺超声等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诊断。需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一般为单个边界清、活动好的结节,而乳腺增生多为弥漫性腺体增厚;乳腺癌有恶性征象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
乳腺结节: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首先通过病史询问了解结节发现时间、生长速度、有无家族史等,结合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再通过超声、钼靶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要穿刺活检明确结节性质,以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良性病因。如年轻女性发现的乳腺结节,多考虑良性,而中老年女性发现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结节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需进一步活检明确。
处理原则
乳腺增生:一般症状较轻的乳腺增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调整饮食结构,少吃辛辣刺激、高脂食物,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等。症状明显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逍遥散等,但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一般不用于根治。青春期乳腺增生多可随年龄增长、内分泌稳定而自行缓解;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如症状明显也需按上述一般原则处理。
乳腺结节:对于良性的乳腺结节,如乳腺纤维腺瘤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若结节较大或生长较快可考虑手术切除;乳腺囊肿较大有症状时可考虑穿刺抽吸等处理。对于恶性结节(乳腺癌),需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处理也有差异,年轻患者乳腺癌相对恶性程度可能有其特点,治疗方案需更个体化考虑;中老年患者需考虑身体一般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同时,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密切监测乳腺结节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