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肿胀疼痛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青春期发育时因激素变化及穿着不合适内衣等,孕期因激素变化;病理性因素有乳腺炎(哺乳期或非哺乳期及男性均可发病,与乳头情况、乳腺导管等有关)、乳腺增生(多见于特定年龄段女性,与内分泌、生活方式、家族史有关)、乳腺癌(好发于特定年龄段女性,与生活方式、家族遗传等病史有关)、乳晕局部感染(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与局部皮肤损伤、卫生及既往皮肤病史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
(一)青春期发育
1.年龄与性别因素:青春期少女(一般10-19岁)乳房开始发育,乳晕也会随之变化,可能出现肿胀疼痛。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增加,刺激乳腺组织和乳晕部位的组织增生、发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逐渐向成熟过渡,乳晕肿胀疼痛会随乳房发育进程逐步缓解。
2.生活方式因素:穿着不合适的内衣,如过紧的胸罩,会过度压迫乳晕部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加重乳晕肿胀疼痛。建议选择合适尺码、舒适材质的内衣,减少对乳晕的压迫。
(二)孕期
1.年龄与性别因素:怀孕后(一般怀孕6周左右开始),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进一步变化,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显著升高,会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乳晕也会出现肿胀、颜色加深等变化,这是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的正常生理过程。孕妇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不同年龄段孕妇都可能出现,但年轻孕妇身体代谢相对活跃,可能感受相对明显。
2.病史因素:既往无特殊乳腺疾病史的孕妇更易出现单纯因孕期激素变化导致的乳晕肿胀疼痛。若孕妇有乳腺疾病史,如既往乳腺增生等,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乳晕肿胀疼痛的程度。
二、病理性因素
(一)乳腺炎
1.年龄与性别因素:哺乳期女性(尤其初产妇,多在产后1-2个月)易患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头皲裂,细菌入侵乳腺组织引发炎症。非哺乳期女性也可能患乳腺炎,如青少年女性或成年女性,多与乳腺导管堵塞、免疫力下降等有关。男性也有患乳腺炎的可能,但极为罕见,多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相关。
2.生活方式因素:哺乳期女性若不注意乳头清洁、喂奶后未排空乳汁等,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乳腺炎,出现乳晕肿胀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乳房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非哺乳期女性若有乳头损伤、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也易诱发乳腺炎。
3.病史因素:有乳头损伤史、乳腺导管先天异常史等的女性,患乳腺炎导致乳晕肿胀疼痛的风险更高。
(二)乳腺增生
1.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30-50岁女性,青春期和绝经后女性也可能发病。乳腺增生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导致乳腺组织增生和复旧不全,可出现乳晕肿胀疼痛,疼痛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加重乳腺增生病情,导致乳晕肿胀疼痛加重。长期高脂饮食也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
3.病史因素:有家族乳腺增生病史的女性,患乳腺增生出现乳晕肿胀疼痛的可能性更大。
(三)乳腺癌
1.年龄与性别因素: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女性,男性乳腺癌较少见。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年轻女性也可能患乳腺癌,但相对少见,可能与遗传等因素相关。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进而可能出现乳晕肿胀疼痛等症状。有研究表明,肥胖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于正常体重女性。
3.病史因素: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病史的女性,患乳腺癌导致乳晕肿胀疼痛的风险显著升高。
(四)乳晕局部感染
1.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乳晕局部皮肤损伤、细菌感染等有关。儿童若搔抓乳晕部位导致皮肤破损,也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出现肿胀疼痛;成年女性若乳晕部位皮肤有微小创伤后未及时处理,易被细菌感染。
2.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乳晕局部卫生,如不经常清洗乳晕部位,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感染,出现乳晕肿胀疼痛。从事某些可能导致乳晕部位受伤工作的人群,如接触粗糙物品导致乳晕皮肤损伤的工人等,更易发生乳晕局部感染。
3.病史因素:有乳晕局部皮肤疾病史,如湿疹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继发感染出现乳晕肿胀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