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稳定情况因人群而异,临床症状稳定表现为皮肤黏膜无新发或加重、无明显全身不适;实验室指标稳定包括血常规、自身抗体、炎症指标维持正常或稳定;脏器功能稳定涉及肾脏、血液系统、免疫相关脏器功能正常或稳定;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妊娠期要综合母婴情况,老年要考虑脏器功能衰退影响,均需保证各方面处于稳定状态以保障患者健康。
一、临床症状稳定
1.皮肤黏膜表现: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受累时,稳定状态下原有红斑、皮疹等表现无新发,原有皮疹无明显扩大、加重,黏膜溃疡无增多、加深等情况。例如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原有皮损边界清晰,无新出现的盘状红斑,原有红斑处无明显糜烂、渗出加重等。
2.全身症状:无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不再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如体温持续正常,未超过37.3℃),日常活动不受明显乏力影响,关节无明显疼痛、肿胀导致活动受限等。
二、实验室指标稳定
1.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维持在正常范围或稳定在既往基础水平。如白细胞计数一般维持在(4-10)×10/L,红细胞计数男性维持在(4.0-5.5)×1012/L、女性维持在(3.5-5.0)×1012/L,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300)×10/L且无明显波动。
2.自身抗体:相关自身抗体滴度无明显升高。例如抗核抗体(ANA)滴度无进行性升高,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无显著上升等。一般ANA滴度通常稳定在较低水平,ds-DNA抗体滴度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处于正常或稳定状态。血沉一般女性<20mm/h,男性<15mm/h,CRP水平通常<10mg/L且无明显波动。
三、脏器功能稳定
1.肾脏功能:尿常规中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无明显异常或维持在稳定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0.5g,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增多,肾功能相关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维持在正常范围。对于有肾脏受累的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保持稳定,无进行性下降。
2.血液系统功能:如有血液系统受累,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维持稳定。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无明显异常波动。
3.免疫系统相关脏器功能:如肺部受累时,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新出现的肺部浸润影等异常,肺功能相关指标如肺活量、弥散功能等保持稳定;心脏受累时,心电图无新出现的心律失常等改变,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功能无进行性下降等。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稳定情况
1.儿童红斑狼疮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稳定标准除上述一般情况外,还需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增长符合相应年龄段正常速率,且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实验室指标稳定同时要保障儿童正常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受明显抑制。例如儿童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其对生长激素分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保证儿童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稳定的同时,生长发育不受严重不良影响。
2.妊娠期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期红斑狼疮患者的稳定需综合考虑母婴情况。临床症状方面,无明显加重的皮疹、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轻。实验室指标上,自身抗体等指标稳定,同时要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如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等指标要维持在保证胎儿供氧及营养的水平,肾脏功能稳定以保证胎盘血液供应等。并且要密切监测妊娠期相关指标,如血压等,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红斑狼疮病情,所以要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处于稳定状态。
3.老年红斑狼疮患者: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本身有衰退趋势,其稳定标准要考虑脏器功能衰退的影响。临床症状上,要关注是否因老年机体反应性降低,症状表现不典型,但仍要判断原有症状无加重。实验室指标方面,要结合老年人生理变化来判断,如血常规中细胞计数可能因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有不同表现,但要维持在相对稳定且不影响机体基本功能的水平,自身抗体等指标稳定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基础疾病对实验室指标的干扰,脏器功能稳定要综合评估各脏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状态,例如心脏功能稳定要保证老年人日常活动时无明显心悸、气短等,肾脏功能稳定要保证老年人无明显水肿、尿量异常等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