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喉炎有典型症状如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控制感染(抗病毒或抗菌药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休息、补液、密切观察病情),小儿喉炎是儿科急症,需家长重视,及时就医,日常要预防。
一、小儿喉炎的症状
1.典型症状
声音嘶哑:多为首发症状,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发声稍显粗涩,随着病情进展,嘶哑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完全失音。这是因为喉部炎症导致声带水肿、充血,影响了声带的振动和发声功能。小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可能会首先发现孩子说话声音与平时不同。
犬吠样咳嗽:咳嗽声类似小狗的叫声,这是小儿喉炎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喉部炎症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咳嗽反射,且炎症导致喉部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特殊的声音。
吸气性呼吸困难:这是小儿喉炎较为严重的症状之一。由于喉部炎症导致喉部肿胀,尤其是声门下区的肿胀,使气道狭窄,在吸气时空气进入肺部困难,出现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三凹征”。小儿的呼吸肌相对较弱,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会更明显,年龄越小,呼吸困难的风险越高,因为小儿的气道本身就比成人狭窄,炎症更容易导致气道梗阻。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
烦躁不安:由于喉部不适、呼吸困难等原因,小儿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这会进一步加重呼吸的紊乱,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儿的不适。
二、小儿喉炎的治疗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儿,及时给予吸氧可以改善缺氧状态。根据患儿的缺氧程度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吸氧装置的选择和固定,确保吸氧的有效性。
雾化吸入:常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混悬液。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喉部水肿,缓解喉炎症状。通过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喉部黏膜,起效较快。雾化时要注意患儿的配合情况,年长儿可以指导其正确呼吸以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婴幼儿可能需要家长协助保持合适的呼吸状态。
2.控制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喉炎,可根据病毒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但要注意利巴韦林的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病毒感染在小儿喉炎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基础上引发喉炎。
抗菌药物:如果明确有细菌感染或存在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喉部有脓性分泌物等,可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一般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相对安全的抗菌药物,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如病情较重,可口服或静脉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喉部水肿,缓解喉梗阻。但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例如,地塞米松可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起效迅速,但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尤其是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需谨慎评估。
4.对症支持治疗
休息与补液:让患儿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根据患儿的脱水情况进行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要通过静脉补液补充营养和水分。小儿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喉炎时由于发热、呼吸加快等可能导致脱水,及时补液非常重要。
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如果患儿的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考虑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以挽救患儿生命。对于年龄较小、病情变化快的患儿,更要加强病情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小儿喉炎是一种需要家长高度重视的儿科急症,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喉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小儿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增强小儿的免疫力,预防喉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