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的原因包括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及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女性因素有排卵障碍(与年龄、内分泌疾病、生活方式有关)、输卵管因素(炎症、手术史)、子宫因素(先天性畸形、肌瘤、内膜病变);男性因素有精液异常(少精、无精、活力低)、性功能障碍(勃起、早泄)、免疫因素;男女双方共同因素有免疫因素、不明原因不孕,特殊人群需重视相关情况并干预治疗。
一、女性因素
1.排卵障碍
年龄因素: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子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导致排卵障碍的几率增加。例如,女性在35岁时,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发育异常的情况较25岁时明显增多。
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导致卵巢持续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研究表明,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排卵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排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和排卵异常。
生活方式:长期过度节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排卵。过度节食会使体内脂肪含量过低,影响雌激素的合成,导致月经失调和排卵障碍。
2.输卵管因素
炎症: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常见原因,多由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等引起。盆腔炎可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例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可上行感染至输卵管,造成输卵管炎症,使输卵管蠕动功能异常,影响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
手术史:盆腔手术史,如阑尾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可能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子宫因素
先天性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纵隔子宫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在宫腔内形成纵隔,占据宫腔部分空间,影响受精卵着床。
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阻碍受精卵着床;较大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可使子宫腔变形,也会对妊娠产生不利影响。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等可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病变可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影响受孕。
二、男性因素
1.精液异常
少精子症、无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少精子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精索静脉曲张时,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使精子数量减少。染色体异常也可导致精子生成障碍,如克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XY,表现为睾丸小、无精子生成。
精子活力低下: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高温环境作业等,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高温环境会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2.性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心理因素是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例如,工作压力大、夫妻关系不和谐等心理因素可影响男性的勃起功能,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性生活,从而影响受孕。
早泄:也可能影响受孕,由于射精过快,精子无法顺利进入女性阴道内,降低受孕几率。
3.免疫因素
男性自身免疫:男性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可导致精子凝集、制动,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自身免疫性睾丸炎、附睾炎等疾病可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
三、男女双方共同因素
1.免疫因素
同种免疫:女性生殖道黏膜可作为抗原,在精子、精浆进入女性体内后,女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使精子凝集或制动,影响受精。
自身免疫:如男性抗精子抗体产生,影响自身精子的功能,也会导致不孕不育。
2.不明原因不孕
约有10%-15%的不孕不育夫妇经过详细检查后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可能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如潜在的免疫因素、卵子质量的微小异常、输卵管功能的轻度异常等,目前这些因素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明确。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有不孕不育问题的女性,年龄较大的女性应更加重视卵巢功能的监测,及时发现排卵障碍等问题并尽早干预;男性应注意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接触有害物质等不良环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盆腔炎病史等情况的女性,应积极治疗相关炎症,降低输卵管粘连等导致不孕的风险;对于有精索静脉曲张等男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