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分女性和男性,女性需病史采集(含年龄生育、月经、既往疾病、性生活等)、体格检查(全身及妇科)、实验室检查(内分泌激素、排卵监测、输卵管通畅)、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MRI);男性需病史采集(生育、疾病、性生活)、体格检查(外生殖器)、实验室检查(精液分析、内分泌激素、感染因素)、影像学检查(阴囊超声),特殊人群需针对性检查。
一、女性不孕症检查
1.病史采集
年龄与生育史:不同年龄生育能力不同,比如35岁以上女性生育力逐渐下降,需详细询问既往怀孕情况,包括是否有过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等。对于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要考虑宫腔粘连等导致不孕的可能。
月经情况:了解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多少等。月经不调可能提示内分泌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少等。
既往疾病史:是否有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受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异常等,从而影响怀孕。
性生活情况:包括性生活频率、是否在排卵期同房等。
2.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检查身高、体重、体态等,了解是否存在影响生育的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体重异常等。
妇科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情况,检查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双侧附件有无压痛、包块等。例如,子宫畸形可能影响胚胎着床。
3.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激素检测
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检测意义不同,如FSH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LH/FSH比值升高可能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排卵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如甲减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排卵障碍。
排卵监测
基础体温测定: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可大致了解排卵情况,但准确性有限。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观察卵泡大小、数量及排卵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下可见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泡发育不成熟。
输卵管通畅检查
输卵管通液术:通过导管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阻力大小及有无回流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操作相对简单,但准确性不如输卵管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输卵管形态、堵塞部位等,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前需排除生殖道急性炎症等。
4.影像学检查
盆腔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卵巢形态、大小,有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病变。还可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盆腔深部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定位等有一定价值,但一般不作为首选。
二、男性不孕症检查
1.病史采集
生育史:了解既往是否有过生育情况,有无流产等。
疾病史:是否有过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可导致睾丸萎缩,影响精子生成;精索静脉曲张可使阴囊温度升高,影响精子质量。
性生活情况:包括性功能、射精情况等。
2.体格检查
外生殖器检查:观察阴茎、阴囊、睾丸等发育情况。如小睾丸可能提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触及阴囊内迂曲的静脉团。
3.实验室检查
精液分析:这是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检查项目。一般要求男性禁欲3-7天,然后通过手淫法采集精液。分析内容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等)、精子形态等。正常精液量为2-6ml,精子浓度≥15×10/ml,前向运动精子≥32%,正常形态精子≥4%。
内分泌激素检测:包括FSH、LH、睾酮等。若FSH升高提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LH和睾酮异常可能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异常有关。
感染因素检测:检测精液中是否有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如有感染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和活力。
4.影像学检查
阴囊超声检查:可观察睾丸、附睾、精索静脉等情况,有助于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睾丸附睾病变等。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年龄较大的不孕夫妇,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男性精子质量可能随年龄下降,更要及时全面进行上述检查;对于有过盆腔感染病史的女性,要重点进行输卵管通畅检查;对于有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需进一步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