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褥疮需从评估分期、一般护理(体位调整、皮肤清洁)、创面处理(Ⅰ-Ⅱ期和Ⅲ-Ⅳ期不同处理)、营养支持(营养评估与摄入)及特殊人群(高龄、伴基础疾病)注意事项多方面综合处理,以促进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一、褥疮的评估与分期
(一)评估方法
通过视诊等方式观察褥疮部位的皮肤情况,包括颜色(如红色、紫色、黑色等)、有无破损、渗液等情况。要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褥疮的发生和发展。例如,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的老人更容易发生褥疮,而营养不良会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增加褥疮发生风险。
(二)分期
1.Ⅰ期褥疮:局部皮肤完整,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此时皮肤的完整性未被破坏,但血液循环已经受到影响。
2.Ⅱ期褥疮: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表现为浅溃疡,创面基底粉红,无坏死组织。
3.Ⅲ期褥疮: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等未外露,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
4.Ⅳ期褥疮:全层皮肤缺损,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创面有坏死组织或焦痂。
二、一般护理措施
(一)体位调整
1.定时为老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病情允许时可适当缩短翻身间隔时间。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消瘦、骨隆突明显的老人,可使用减压床垫、气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例如,使用气垫床可以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老人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少局部持续受压时间。
2.对于坐轮椅的老人,要注意座椅的选择,保证座椅有良好的支撑,并且定时帮助老人变换坐姿,减轻臀部等部位的压力。
(二)皮肤清洁
1.保持老人皮肤清洁干燥,根据老人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一般使用温水清洁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如果老人有出汗、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要及时清洁皮肤,保持局部干燥。例如,大小便失禁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等部位,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并可涂抹保护性的皮肤膏剂。
2.对于皮肤有红斑的部位,要避免摩擦和受压,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恢复。
三、创面处理
(一)Ⅰ期和Ⅱ期褥疮
1.对于Ⅰ期褥疮,主要是解除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可使用透明贴等保护皮肤,避免进一步受压。
2.Ⅱ期褥疮如果创面没有感染,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能够吸收创面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有利于上皮细胞生长。
(二)Ⅲ期和Ⅳ期褥疮
1.对于Ⅲ期和Ⅳ期褥疮,需要进行清创处理。清创可以采用外科清创、酶学清创等方法。外科清创是用手术器械清除坏死组织;酶学清创则是使用胶原酶等酶类药物分解坏死组织。清创后要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藻酸盐敷料、银离子敷料等。藻酸盐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创面愈合;银离子敷料则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有感染风险或已经感染的创面。同时,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变化。
四、营养支持
(一)营养评估
评估老人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等。营养不良会影响褥疮的愈合,因此要保证老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二)营养摄入
1.给予老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创面愈合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可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矿物质如锌等也对伤口愈合有帮助,可从坚果、海鲜等食物中获取。
2.如果老人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在进行鼻饲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速度等,避免引起老人不适或误吸。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高龄老人
高龄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皮肤更薄、更脆弱,且愈合能力下降。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地操作,密切观察皮肤变化,一旦发现褥疮迹象要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老人整体的舒适状态,加强基础护理。
(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人
如果老人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对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翻身等操作时要注意动作平稳,避免因血压波动等引起不良后果。例如,糖尿病老人发生褥疮后,要严格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同时积极处理褥疮创面。
总之,老人得了褥疮需要从评估、护理、创面处理、营养支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并且要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以促进褥疮的愈合,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