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供血不足可通过三类中成药改善,活血化瘀类的复方丹参片适用于瘀血阻滞证型心脑供血不足患者,血府逐瘀丸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者;益气养血类的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生脉饮(人参方)适用于气阴两虚者;通脉开窍类的麝香保心丸适用于气滞血瘀或寒凝气滞型者,复方血栓通胶囊适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者,不同中成药有各自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
作用机制:主要成分有丹参、三七、冰片,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脑供血。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改善心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适用人群:一般成年心脑供血不足患者,对于有瘀血阻滞证型(常见症状如胸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等)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适用。但孕妇需慎用,因为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因为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血府逐瘀丸
作用机制: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改善心脑供血。研究显示,血府逐瘀丸可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心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痛、胸痛、失眠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心脑供血不足患者,成年患者中若出现头痛日久、痛如针刺且固定不移、胸闷、心悸等症状者。但孕妇禁用,因其活血化瘀作用较强;气虚血瘀者慎用,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等,血府逐瘀丸的活血作用可能加重气虚症状。
二、益气养血类中成药
1.归脾丸
作用机制:由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茯苓等组成,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可通过改善气血不足状态,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临床研究发现,归脾丸能提升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状况,进而对心脑供血不足因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心脑供血不足患者,成年女性因气血亏虚导致心脑供血不足相对常见,此类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但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因为感冒时人体处于外邪侵袭状态,服用归脾丸可能不利于外邪疏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因为这类患者身体机能相对特殊,需要专业指导用药。
2.生脉饮(人参方)
作用机制:主要成分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效。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研究表明,生脉饮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对气阴两虚型心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心脑供血不足患者,成年患者中老年人常见气阴两虚情况,表现为神疲乏力、自汗、口渴、咽干等。但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原因同归脾丸;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因为这类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谨慎用药。
三、通脉开窍类中成药
1.麝香保心丸
作用机制:含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等成分,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细胞。临床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肌供血,对于心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有快速缓解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滞血瘀或寒凝气滞型心脑供血不足患者,成年患者中出现突发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等情况者适用。但孕妇禁用,因为麝香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运动员慎用,因为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影响比赛检测。
2.复方血栓通胶囊
作用机制:由三七、黄芪、丹参、玄参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功效。能改善视网膜循环,增加眼血流量,对心脑供血不足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脑部位的血液灌注。研究发现,复方血栓通胶囊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对心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视力下降、视物昏蒙、胸闷、心慌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的心脑供血不足患者,成年患者中存在上述证候者适用。但孕妇慎用,因为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对孕妇及胎儿有潜在影响;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原因同复方丹参片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