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关节相关并发症有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系统受累相关并发症包括肺部的间质性肺炎、胸膜炎,心血管的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系统的贫血、血小板增多,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等,不同类型及不同人群并发症有差异,早期规范治疗很重要。
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若病情控制不佳,关节会出现畸形改变。长期的炎症导致关节软骨、骨质等破坏,关节结构发生异常,如手指可出现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或纽扣花样畸形等。研究表明,未经规范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逐渐出现关节畸形,这与疾病持续的炎症活动密切相关,炎症持续刺激关节组织,破坏正常结构,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样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关节功能障碍:炎症累及关节滑膜、软骨等,引起疼痛、肿胀,使得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完成日常的穿衣、洗漱、行走等活动。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关节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增加对他人的依赖。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原本可以自主上下楼梯,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可能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甚至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系统受累相关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
间质性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肺部,引发间质性肺炎。肺部的间质组织受到炎症侵袭,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间质改变。研究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比例有一定数据,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自身抗体等攻击肺部间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对于有吸烟史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吸烟会加重肺部的损伤,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肺部的不良影响产生协同作用。
胸膜炎: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膜炎,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等表现。胸腔积液的出现会影响肺的正常扩张,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胸膜炎的发生可能与女性自身的免疫调节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心血管并发症
心包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发生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等。心包积液过多时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的受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炎症状态有关,炎症因子等可影响心包膜。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因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加重了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这可能是由于炎症状态促使血管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等。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血液系统并发症
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伴有贫血,属于慢性病性贫血。主要是因为炎症状态下,机体的铁代谢异常、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等多种因素导致。贫血会使患者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贫血会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过程。
血小板增多: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增多的情况,血小板增多与疾病的炎症活动相关,可能参与了血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血小板增多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对于有血管病变基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堵塞等风险。
神经系统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可出现周围神经受压或损伤的表现,如手指麻木、疼痛等。这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累及周围神经组织,炎症等因素导致神经受损。在糖尿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因为糖尿病本身也会引起神经病变,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神经损伤。
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颈椎时,可引起颈椎骨质破坏等,进而压迫脊髓,导致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对于长期患病且未规范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的风险增加,需要定期进行颈椎的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
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类型(如成人型、儿童型等)均可出现上述并发症,且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在并发症的发生和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早期规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