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会是佝偻病吗

来源:民福康

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可能与佝偻病有关,也可能是生理性、其他病理性因素导致,可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为佝偻病,生理性因素可调节环境温度、合理喂养,怀疑病理性因素需进一步检查、针对病因治疗,10岁儿童正处生长发育关键期,家长要关注出汗及其他表现,保证户外活动和合理喂养,异常及时就医。

1.佝偻病的相关特征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使骨骼病变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在儿童期较为常见。其典型表现除了入睡出汗外,还可能有以下方面:

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可见颅骨软化,即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有乒乓球样感觉;8-9月龄以上婴儿可有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颅;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胸廓畸形,如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等;会站立行走后小儿可出现下肢畸形,如O型腿或X型腿等。

其他表现:患儿还可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运动发育迟缓等,如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夜惊、哭闹等,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

2.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与佝偻病的关联

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有可能是佝偻病的表现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因为除了佝偻病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可导致儿童刚入睡出汗:

生理性因素

新陈代谢旺盛:儿童时期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且小儿皮肤含水量较大,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神经发育不完善,因此出汗量相对较多。在入睡初期,迷走神经兴奋,容易导致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这种出汗量不会很多,且不伴有其他异常的骨骼改变或神经精神症状。

环境因素:如果儿童入睡时环境温度过高,如盖被过厚、室内温度较高等,都可导致刚入睡时出汗,通过调节环境温度后,出汗情况可改善。

病理性因素

其他维生素缺乏或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等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也可能伴有出汗增多的表现;一些感染性疾病在恢复期,可能会有出汗的情况,如结核感染,除了出汗外,还可能伴有低热、乏力、消瘦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导致多汗,但相对较少见,且会伴有其他典型的内分泌异常表现,如食欲亢进、消瘦、心慌等。

3.如何判断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是否为佝偻病

要判断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是否为佝偻病,需要综合多方面情况:

病史采集:了解儿童的喂养史,是否存在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人工喂养的婴儿奶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日照不足的情况,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多少等。

体格检查:仔细检查骨骼情况,查看是否有颅骨、胸廓、四肢等部位的骨骼畸形表现,如方颅、肋骨串珠、O型腿或X型腿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以及25-羟基维生素D等维生素D相关指标。如果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25-羟基维生素D降低,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佝偻病。

4.针对10岁儿童刚入睡出汗的应对建议

生理性因素应对

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儿童睡眠环境温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较为合适,盖被不宜过厚,根据季节和室温合理调整。

合理喂养:保证儿童饮食中营养均衡,对于10岁儿童,饮食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如果考虑维生素D缺乏可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蛋黄等,但食物补充维生素D的量有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怀疑病理性因素时的处理

进一步检查:如果怀疑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刚入睡出汗,如怀疑佝偻病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相关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骨骼X线检查,可帮助判断骨骼是否有佝偻病的典型改变)等,以明确病因。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确诊为佝偻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补充钙剂等。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出汗,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5.特殊人群(10岁儿童)的温馨提示

10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刚入睡出汗的情况要密切关注。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除出汗外是否还有其他异常表现,如骨骼改变、精神状态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尽量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确保营养均衡。如果发现儿童刚入睡出汗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佝偻病
佝偻病是指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儿童常见代谢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根据孩子临床表现和医生体格检查结果,再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就可以明确佝偻病的诊断了。临床表现包括易惊、汗多、毛发稀疏且竖起或有枕后脱发圈,医生体格检查时发现宝宝有方颅、肋骨外翻、鸡胸、手镯脚镯、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抽血检测血中维生素D的指标下降,甚至于血钙降低。如果查出以上这些,尤其是血中维生素
佝偻病缺乏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的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影响钙质的吸收,会导致孩子四肢长骨的软骨板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形成骨骼发育的畸形和软化。出现佝偻病,需要及时处理,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制剂补充维生素D,每天增加日照时间,但是要避免直接暴晒于阳光下;每天加强孩子的营养摄入
佝偻病是缺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患有佝偻病,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所以此种疾病也被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维生素d的缺乏,也许是孕期目前的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也可能是日照不足、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引起。也不排除是药物或是疾病的因素导致,例如孩子目前患有胃肠道、肝胆方面的疾病或是患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所以
宝宝佝偻病可以治好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的佝偻病百分之九十几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它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钙缺乏,进行适当的营养剂的补充和食物的补充,大多数都是可以好的。个别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导致的,治疗比较困难或者治疗时间比较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小孩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患者,通常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夜惊、夜啼、易激惹的情况,还会伴有夜间睡觉不安稳、烦躁、多汗、经常醒等症状。而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活动期,患者可能会有颅骨软化的情况,头围也会有所增大,还会出现“鸡胸样”畸形。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贫血、肌肉无力以及发育
两个月宝宝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下:夜间休克、出汗、夜间嘈杂、厌食、牙齿晚、变薄、站立晚、说话晚等,需要积极治疗以防止后遗症,后遗症包括佝偻病、鸡胸、方头骨等,现阶段的症状只要继续使用维生素AD滴剂和钙制剂如碳酸钙D3颗粒,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改善,平时多晒太阳。
佝偻病活动初期主要表现?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活动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容易激惹、多汗刺激头皮、夜间哭闹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加重,还会出现骨骼改变的现象,六个月以内的患儿会出现颅骨软化的现象,表现为颅骨薄、前囟周围软等,六个月之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头围增大,头颅外观呈方形的现象。患者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来治疗,病情严
宝宝佝偻病怎么预防?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宝宝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其次需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照射阳光可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给予辅食时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保健体检,如果有异常症状能够及时发现,降低疾病发生率。如果2岁以内的宝宝出
怎么预防婴儿患佝偻病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预防婴儿患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防止影响钙的吸收。其次需要定期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利用。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的体检,发现营养缺乏时及时补充,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同时注意观察3~18个月期间孩子是否发生多汗、枕秃、易激惹、烦躁等癫痫佝偻病症状,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可能是正常情况,也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引起。 1.正常情况 宝宝长牙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4-10个月之间开始长牙。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出牙延迟,宝宝可能还伴有多汗、夜惊、烦躁等症状。 3.甲状腺功能减
佝偻病症状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入睡困难、烦躁、头汗较多、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会出现前囟门闭合延迟、方颅、枕秃、甚至骨骼的异常改变,比如鸡胸、肋骨外翻,还有可能影响四肢长骨,出现O型腿和X腿,有些佝偻病的患者还可能发生骨折。因此佝偻病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患儿补充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的恶化。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佝偻病可以治好,佝偻病分很多种情况,临床中常见的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的缺乏造成的营养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病情痊愈。在治疗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主要选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有些佝偻病,比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低磷抗D佝偻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些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相对复杂一些。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会遗传吗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佝偻病的一种,属于遗传性的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疾病不同于维生素D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的发病率相对来讲较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的发病率低,治疗也较营养性佝偻病治疗困难,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要终生服用活性维生素D,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佝偻病的治疗,一定要区分引起佝偻病的因素,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沙宁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佝偻病一旦发生了明显的骨骼畸形,一般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只能通过一些体格训练或者一些被动方法来进行矫正。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主要特征是生长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软化不全而导致,主要损害是长骨的发育不全。佝偻病治疗主要是在预防方面,就是在宝宝生下来之后就给维生素D口服。
佝偻病能治好吗
高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能够治好,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产生很多危害,比较常见是骨骼出现畸形,如髋外翻畸形,可能会导致女童在成年以后引发骨性产道异常,另外还会导致胸部畸形,进而引起心脏与肺部组织受压,使其功能出现障碍,此外还会导致生长以后发育迟缓,如出牙延迟、牙齿排列不齐、智力发育迟缓以及运动发育落后等。建议一旦确诊佝偻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规范治疗,能够
新生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杨娟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者钙、磷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成骨不良所致的,属于营养性骨病,轻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颅骨软化的表现,在枕骨和顶骨后部按压的时候可以有乒乓球的感觉,前囟门增大、颅缝增宽,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可以出现变形。如果是体重较重或者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以有肋骨串珠、手镯和脚镯样表现,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出现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