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术前需进行多项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可了解血液基本状态,儿童指标与成人有别)和凝血功能检查(关乎手术出血风险,长期服抗凝药者需调整计划);影像学检查有乳腺超声(可显示纤维瘤大小等,各年龄适用)和乳腺钼靶(40岁以上适用,年轻女性因乳腺致密受限);还包括心电图(评估心脏电活动,有心脏病史者重要)和肝肾功能检查(评估机体储备,长期饮酒等生活方式影响结果)。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1.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情况。白细胞能反映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红细胞和血小板则与患者的基本血液状态相关,若患者存在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手术安排。一般人群进行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正常范围是(4-10)×10^9/L,红细胞男性正常范围是(4.0-5.5)×10^12/L、女性是(3.5-5.0)×10^12/L,血小板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对于有贫血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能耐受手术。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差异,儿童白细胞正常范围相对较宽,新生儿白细胞可高达(15-20)×10^9/L,1周后逐渐下降,2岁后接近成人水平;红细胞和血小板也会因年龄不同有相应变化范围,在评估儿童乳腺纤维瘤手术前血常规时需参考儿童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
(二)凝血功能检查
1.意义: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这些指标关系到手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风险。正常情况下,PT正常范围是11-14秒,APTT正常范围是25-35秒,FIB正常范围是2-4g/L。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考虑手术,比如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会有明显改变,需要医生根据服用药物情况调整手术计划,比如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的患者可能需要在手术前调整用药方案以保障手术安全。
二、影像学检查
(一)乳腺超声检查
1.意义:乳腺超声是乳腺纤维瘤术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纤维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情况。一般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乳腺肿块,还能判断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乳腺状况的患者都适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确定纤维瘤的特征,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年龄因素影响:青少年乳腺组织相对致密,超声检查时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操作,但同样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纤维瘤情况;而老年患者乳腺组织萎缩等情况对超声检查影响相对较小,都能通过超声准确获取纤维瘤相关信息。
(二)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
1.意义: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乳腺钼靶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乳腺病变情况。它可以发现一些超声不易察觉的微小钙化等情况,对于鉴别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等有一定帮助。一般来说,乳腺钼靶检查能显示乳腺的细微结构,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较致密,钼靶检查可能会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致密乳腺会影响病变的显示。
2.年龄因素影响: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致密,钼靶检查的价值相对受限;而40岁以上女性乳腺组织逐渐变得相对疏松,钼靶检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评估乳腺纤维瘤时能提供更多信息。
三、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意义:了解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心脏疾病相关的心电图异常,因为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应激反应,心脏功能情况会影响手术安全。正常心电图有特定的波形特征等,若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异常情况,需要心内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是否能耐受手术。
2.病史影响: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病史,术前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病史和心电图表现制定更谨慎的手术方案。
(二)肝肾功能检查
1.意义: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手术需要患者有一定的机体储备功能,肝肾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等。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正常范围谷丙转氨酶男性5-40U/L、女性5-35U/L,谷草转氨酶男性8-40U/L、女性8-35U/L;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等指标,男性肌酐正常范围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等。若肝肾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考虑手术。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酒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需要医生综合评估生活方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手术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