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过敏需从多方面应对,要明确过敏原,可通过排查常见过敏原或医学检测;做好皮肤护理,包括用温水清洁、避免搔抓、穿舒适衣物;调整饮食,避免过敏食物并保证营养均衡;控制环境,如控制室内尘螨、减少花粉和动物毛发接触;若过敏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一、明确过敏原
1.排查常见过敏原:儿童皮肤过敏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接触物(如花粉、尘螨、某些化纤材质的衣物等)、吸入物(如动物毛发、霉菌孢子等)。可以通过回忆儿童发病前的接触史、进食史等来初步排查可能的过敏原。例如,如果儿童在进食某种新的食物后出现皮肤过敏症状,那么这种食物很可能就是过敏原之一。对于婴幼儿,母亲的饮食也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到孩子,所以母亲也需要留意自己的饮食对孩子的影响。
2.医学检测辅助:如果通过日常观察难以明确过敏原,可以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医学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来判断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二、皮肤护理要点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给儿童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左右,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可选择温和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不要用力擦拭。例如,使用纯棉材质的柔软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避免搔抓:儿童皮肤过敏时往往会伴有瘙痒感,但要尽量避免儿童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给儿童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清洁和短平,防止搔抓时损伤皮肤。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的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但要注意避免药物进入儿童眼睛等敏感部位。
3.穿着舒适衣物:给儿童穿着宽松、柔软、纯棉材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容易引起过敏的材质的衣物。新衣服买回来后最好先清洗一遍再给儿童穿,以去除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等过敏原。例如,选择宽松的纯棉睡衣,让儿童的皮肤能够自由呼吸,减少摩擦和刺激。
三、饮食调整
1.避免过敏食物:如果已经明确儿童对某种食物过敏,要严格避免食用该食物。对于尚未明确过敏原的儿童,在添加新的食物时要逐步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例如,添加鸡蛋时,可以先从少量开始,如只吃1/4个蛋黄,观察儿童是否有皮疹、呕吐、腹泻等过敏症状,如果没有再逐渐增加量。
2.保证营养均衡:虽然要避免过敏食物,但要确保儿童的营养均衡。可以选择其他不过敏的食物来替代,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可以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等替代品;对于因过敏而减少了某些食物摄入的儿童,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相应的营养成分,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西兰花等)来增强免疫力等。
四、环境控制
1.控制室内尘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房间,使用吸尘器清理灰尘,每周用热水清洗儿童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可以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床罩、防螨枕头等,减少尘螨的滋生。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较为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湿度。
2.减少花粉接触: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尽量减少儿童外出的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间段(如早晨和傍晚)。如果需要外出,可以给儿童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面部和手部等暴露部位。对于有花园的家庭,尽量避免在花园中长时间逗留,或者可以在花园周围设置屏障等减少花粉接触。
3.避免动物毛发:如果家庭中有宠物,要尽量让宠物远离儿童的卧室,定期给宠物洗澡、驱虫等,减少宠物毛发和皮屑的产生。如果儿童对动物毛发过敏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暂时与宠物分开一段时间。
五、及时就医情况
1.过敏症状严重:如果儿童皮肤过敏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等严重症状,要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因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进行救治。例如,出现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处理。
2.持续不缓解:如果儿童皮肤过敏经过上述家庭护理后,症状仍然持续不缓解或者反复发作,也需要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儿童皮肤过敏需要家长密切关注,从明确过敏原、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环境控制等多方面综合处理,同时要随时留意儿童的症状变化,确保儿童能够安全、舒适地度过过敏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