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孕不育检查包括病史采集(含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性生活情况)、体格检查(外生殖器检查)、实验室检查(精液分析、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女性不孕不育检查包括病史采集(含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排卵监测、输卵管通畅检查、子宫内膜检查),夫妻需共同参与,依具体情况选检项,保持良好心态配合。
一、男性不孕不育检查流程
1.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不同年龄段男性生育能力有差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可能逐渐下降。男性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年龄情况。
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熬夜等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会影响精子的数量、活力和形态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其精液中精子畸形率可能升高。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既往病史:如是否有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以及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
性生活情况:包括性生活频率、是否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问题,这些情况可能与不孕不育相关。
2.体格检查
外生殖器检查:查看阴茎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尿道下裂等;检查睾丸的大小、质地,正常睾丸大小约15-25ml,若睾丸过小或质地异常可能提示睾丸功能异常;触诊附睾、精索等,了解是否有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情况,精索静脉曲张可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
3.实验室检查
精液分析:这是男性不孕不育检查的重要项目。需要患者通过手淫的方式获取精液,然后对精液进行常规检查,包括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等)、精子形态等指标。正常精液量应在1.5ml以上,精子密度应≥15×10/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应≥32%,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应≥4%等。通过多次精液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男性的生育能力。
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检测性激素六项(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泌乳素、孕酮)等,了解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可能提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睾酮水平降低可能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性功能等。
二、女性不孕不育检查流程
1.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女性生育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尤其是35岁以后下降较为明显,应告知医生准确年龄。
生活方式:如是否有过度节食导致体重过低或肥胖,过度节食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和排卵功能等。
既往病史:有无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以及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
月经史: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长短、月经量等。月经不调可能提示排卵异常等问题,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婚育史:是否有过妊娠、流产、引产等情况,既往的妊娠情况可能对现在的生育产生影响,如流产可能导致宫腔粘连等继发不孕因素。
2.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检查外阴、阴道、宫颈的情况,观察有无畸形、炎症等;触诊子宫的大小、位置、质地等;检查双侧附件(输卵管、卵巢),了解有无附件炎、卵巢囊肿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
性激素六项检测: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等。例如,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排卵监测: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观察、B超监测卵泡发育等方法。B超监测卵泡发育是比较准确的方法,一般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观察卵泡的大小、数量等,了解卵泡的生长和排卵情况。正常情况下,卵泡发育到18-25mm时为成熟卵泡,即将排卵。
输卵管通畅检查:常用的方法有输卵管通液术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通液术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阻力大小和液体回流情况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输卵管的形态、通畅情况以及宫腔的形态等,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重要方法。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且检查前需排除阴道炎、宫颈炎等急性生殖道炎症。
子宫内膜检查:通过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等方法,了解子宫内膜的情况,包括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有无病变等。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可能有异位病灶,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不孕不育的检查流程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并且在检查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医学规范和注意事项。不同的个体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选择,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