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五项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输卵管通畅性、精液常规、抗精子抗体检查。性激素六项可反映卵巢等功能及相关疾病,年龄、生活方式有影响;AMH反映卵巢储备卵泡数量,年龄、生活方式有影响;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常用通液术和造影术,年龄影响相对小,生活方式中盆腔感染可致输卵管问题;精液常规看精液量等指标,年龄、生活方式有影响;抗精子抗体检测看是否存在阻碍生育的抗体,年龄影响小,生活方式中生殖系统损伤炎症可诱发,备孕大龄女要关注卵巢储备,男性长期不良生活方式需重视,检查前女性避经期选特定时间,男性禁欲。
性激素六项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FSH主要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正常情况下,育龄女性卵泡期FSH一般在5~10mIU/ml,若FSH升高提示卵巢功能减退;LH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LH/FSH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E2反映雌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相应变化,异常的E2水平可能影响排卵等;P在月经周期黄体期升高,可反映黄体功能;T升高可能导致排卵障碍等;PRL升高可能引起闭经、泌乳,影响生育。
年龄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女性FSH水平有上升趋势,一般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下降,FSH可能会有升高表现;男性年龄对性激素六项中部分指标也有一定影响,如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性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影响生育。
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
指标及意义:AMH由卵巢小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能够反映卵巢储备卵泡的数量,AMH水平越高,说明卵巢内的小卵泡数量越多,生育潜力相对较大;反之,AMH水平越低,卵巢储备功能越差,一般AMH正常范围在2~6.8ng/ml之间,低于2ng/m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年龄因素影响:女性AMH水平从青春期开始逐渐升高,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40岁后明显降低。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AMH水平,进而影响卵巢储备功能。
输卵管通畅性检查:
常用方法及意义:输卵管通液术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通液术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阻力大小和液体反流情况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但准确性相对较低;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清晰显示输卵管形态、通畅程度及宫腔形态,能明确输卵管堵塞的部位等,如输卵管伞端粘连、输卵管堵塞等情况可通过该检查发现。
年龄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年龄对输卵管通畅性本身影响不大,但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合并其他影响生育的因素,如卵巢功能下降等,同时年龄较大时进行输卵管相关操作的风险可能相对略有增加。
生活方式影响:既往有盆腔感染病史的女性,由于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输卵管通畅性,而盆腔感染往往与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生活方式有关。
精液常规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等)、精子形态等。精液量正常应在2~6ml;精子密度正常范围是≥15×10/ml;精子活力中,前向运动精子(a级+b级)应≥32%;正常形态精子应≥4%。这些指标异常可能导致男性不育,如精子密度过低、活力差、畸形率高等都可能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年龄因素影响: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可能会下降,如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温环境(如长时间泡热水澡、蒸桑拿等)、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精液质量,导致精子相关指标异常。
抗精子抗体检查:
指标及意义:检测血液或精液中是否存在抗精子抗体。如果存在抗精子抗体,可能会阻碍精子的活动、受精等过程,从而影响生育。抗精子抗体阳性可能见于男性附睾炎、精囊炎等,也可能见于女性的生殖道炎症等情况。
年龄因素影响:一般年龄对该抗体的产生影响不大,但不同年龄人群发生生殖系统炎症等导致抗精子抗体产生的概率可能有所不同,如育龄期男女都可能因生殖系统炎症等出现抗精子抗体阳性。
生活方式影响:生殖系统的损伤、炎症等可能与生活中不注意生殖健康等方式有关,进而诱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女性,备孕年龄较大者(35岁以上)进行不孕不育五项检查时,更要关注卵巢储备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对于男性,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进行精液常规等检查时需格外重视结果异常的可能。在检查前,女性应注意避开月经期,一般选择月经来潮第2~5天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男性要注意禁欲2~7天再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等,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