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病史与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鉴别等方面鉴别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病史与症状特点上痛风性关节炎多有高尿酸血症病史,急性发作单关节剧烈痛肿等,类风湿关节炎多自身免疫病史、对称小关节受累等,化脓性关节炎有明确感染病史、急骤起病伴全身症状等;实验室检查中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升高、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类风湿关节炎血尿酸正常、关节液有类风湿因子等,化脓性关节炎有感染指标异常、关节液脓性等;影像学检查各有不同表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鉴别时需考虑各自生理特点及不同表现。
一、病史与症状特点鉴别
病史方面
痛风性关节炎:多有高尿酸血症病史,且常呈发作性,有过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经历,比如既往在夜间突然出现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而其他关节炎可能没有这样明确的高尿酸血症基础病史。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多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背景,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等,但与高尿酸血症关系不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有类风湿因子阳性等自身免疫相关的病史线索,起病相对较缓,多累及双手小关节,呈对称性受累。
化脓性关节炎:有明确的感染病史,比如近期有皮肤感染灶、外伤后感染等情况,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明显,如高热等。
症状特点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多为单个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皮温升高,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如刀割样或咬噬样,一般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对称性的肿胀、疼痛、僵硬,早晨起床时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同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等,关节功能明显受限。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血尿酸测定
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一般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360μmol/L,但需要注意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应激反应,血尿酸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因为急性发作时身体的代谢变化可能影响血尿酸的检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血尿酸一般正常,这是与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鉴别点之一。
化脓性关节炎:血尿酸一般正常,其实验室检查主要以感染相关指标异常为主,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关节液穿刺检查可见脓性关节液,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致病菌。
关节液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液穿刺可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这是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液呈炎性改变,但无尿酸盐结晶。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液为脓性,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找到致病菌。
三、影像学检查鉴别
X线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急性发作时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痛风石沉积处可见骨质穿凿样缺损,缺损边缘呈尖锐的增生钙化边缘,多为偏心性。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X线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晚期出现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纽扣花样畸形等。
化脓性关节炎:早期X线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晚期可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甚至关节强直。
CT及MRI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痛风石的位置和大小,MRI在早期能发现关节软骨的损伤等情况。
类风湿关节炎:MRI对于早期关节滑膜的炎症、软骨和骨质的破坏等显示比X线更敏感。
化脓性关节炎:CT和MRI有助于发现关节内的脓液分布、骨质破坏的详细情况等。
特殊人群鉴别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痛风性关节炎非常罕见,若儿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情况,一般不首先考虑痛风性关节炎,需考虑其他儿童期易患的关节炎,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均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不同,在鉴别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关节病变在影像学表现上也有其自身特点,与成人有差异。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多种关节炎并存,需要综合病史、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全面鉴别。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可能表现不典型,如症状不剧烈,血尿酸升高不明显等,同时老年人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的风险也存在,要仔细区分。例如老年人出现关节疼痛,不能仅根据血尿酸轻度升高就诊断痛风性关节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女性:女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表现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在更年期后女性痛风的发病率可能升高,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在鉴别时要考虑女性的生理周期、激素水平等对关节炎表现的影响,同时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情况也需纳入鉴别范围,要全面分析各项检查指标与女性生理状况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