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乳腺癌B超表现有皮肤增厚、纹理改变,乳腺实质回声异常、腺体结构紊乱,血流丰富等一般特征,需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鉴别,老年、年轻、男性患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要依据其B超表现综合判断来区分炎性乳腺癌与其他乳腺疾病并考虑特殊人群情况。
一、炎性乳腺癌B超表现的一般特征
(一)皮肤改变相关表现
1.皮肤增厚
炎性乳腺癌患者B超下常可见皮肤增厚,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浸润等因素导致皮肤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厚的皮肤厚度可能超过正常皮肤厚度的一定范围,其机制与肿瘤细胞在皮肤淋巴管内扩散,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皮肤水肿增厚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自身身体基础状况不同,皮肤增厚的具体表现可能有差异,但B超下均可观察到皮肤层次结构的改变,女性由于乳腺组织相对丰富,皮肤增厚的观察可能相对更易结合乳腺组织情况综合判断。
2.皮肤纹理改变
B超下可见皮肤纹理增粗、紊乱。这是由于肿瘤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破坏了正常的皮肤组织结构,使得皮肤表面及皮下的纹理呈现异常状态。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乳腺疾病史等,这种皮肤纹理改变可能更具提示意义,因为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的异常纹理改变更可能与炎性乳腺癌相关。
(二)乳腺组织相关表现
1.乳腺实质回声异常
乳腺实质内可出现不均匀的回声改变。正常乳腺实质回声有一定的均匀性,而炎性乳腺癌时,肿瘤细胞浸润乳腺实质,破坏了正常的乳腺腺体结构,导致回声不均匀。年龄较小的患者,乳腺组织相对致密,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回声改变与正常组织的差异;男性患者乳腺组织相对少,但B超下仍可发现实质内的异常回声情况,其异常回声的形成同样是肿瘤细胞浸润等病理过程导致。
2.腺体结构紊乱
乳腺腺体结构失去正常的有序排列,变得紊乱。肿瘤组织在乳腺内生长,侵犯周围腺体组织,使得腺体的正常结构被破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酒、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其乳腺组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基础状态,炎性乳腺癌发生时,在B超下腺体结构紊乱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原有生活方式对乳腺的影响而有所不同,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综合判断。
(三)血流信号情况
1.血流丰富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乳腺内及周围血流信号丰富。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促使血管新生,从而导致血流信号增多。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流丰富的程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身体代谢相对旺盛,肿瘤生长可能更活跃,血流信号丰富的表现可能更明显;女性患者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在不同时期B超下血流信号的观察可能有一定波动,但炎性乳腺癌时的血流丰富是相对持续且异常的表现。
二、炎性乳腺癌B超表现与其他情况的鉴别及特殊人群考虑
(一)与其他乳腺疾病B超表现的鉴别
1.与乳腺增生B超表现的鉴别
乳腺增生B超下一般皮肤改变不明显,乳腺实质回声多为散在的片状低回声,结构紊乱程度相对炎性乳腺癌较轻,且血流信号多不丰富或为正常生理性血流。而炎性乳腺癌有明显的皮肤增厚、纹理改变、实质回声不均匀及血流丰富等表现,通过这些B超表现的差异可以进行初步鉴别。对于有乳腺增生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B超检查时,若发现出现炎性乳腺癌的典型B超表现,应高度警惕炎性乳腺癌的可能。
2.与乳腺纤维腺瘤B超表现的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B超下通常边界清晰,回声均匀,一般无皮肤改变,血流信号相对不丰富。而炎性乳腺癌具有上述所说的皮肤增厚、实质回声不均匀、腺体结构紊乱及血流丰富等特征性表现,可据此进行鉴别。不同年龄患者中,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而炎性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相对更多见,但这不是绝对的,需要依靠B超的具体表现来准确鉴别。
(二)特殊人群的B超表现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炎性乳腺癌在B超下的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皮肤增厚可能因为老年皮肤本身弹性下降等因素,与炎性乳腺癌导致的皮肤增厚表现有时需要更细致地分辨。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判断的影响,需要综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分析B超表现。
2.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乳腺组织相对致密,B超检查时需要更熟练的操作技术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情况。炎性乳腺癌在年轻患者中的B超表现同样具有上述的皮肤改变、实质回声异常、腺体结构紊乱及血流丰富等特点,但由于年轻患者乳腺组织的特性,在观察时要注意与正常年轻乳腺组织的差异,避免漏诊或误诊。
3.男性患者
男性炎性乳腺癌相对少见,但B超表现仍符合上述的一般特征。由于男性乳腺组织少,B超下观察皮肤改变、实质回声等相对更直接,但需要注意与男性乳腺其他疾病的鉴别,要全面分析B超图像中的各种表现来判断是否为炎性乳腺癌。



